束兵櫜甲简介
束兵櫜甲的意思
解释:
指收起兵器,脱去铠甲
出处:
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束兵櫜甲相关词语
- 1 兵无常势
- 兵:战争;常:常规、不变;势:形势。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。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出处:先秦 孙武《孙子 虚实》:“夫兵形象水,水之形,避高而趋下;兵之形,避实而击虚。水因地而制流,兵因敌而制胜。故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;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,谓之神。”语法:兵无常势作宾语、定语;指具体问题具体对待。示例:兵无常势,我们要灵活机动随时改变战略方针
- 2 兵临城下
- 临:来临。军队已来到城墙下面。比喻遭到围困。出处:元 无名氏《马陵道》:“有一日兵临城下,将至濠边。”语法:兵临城下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;形容形势十分危险紧要。示例:若侯兵临城下,将至壕边,然后拒敌,事已迟矣。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十一回)
- 3 骄兵之计
- 故意向敌军示弱,以助长其骄傲情绪,使其轻敌大意的计策。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回:“孟达暗暗发书,申报玄德,说‘黄忠连输数阵,现今退在关上。’玄德慌问孔明。孔明曰:‘此乃老将骄兵之计也。’”语法:骄兵之计作宾语;用于处事或军事等。
- 4 潘张左束
- 晋 文学家潘岳 、 张华 、 左思 和 束晳 的并称。
- 5 兵不由将
- 比喻下级不服从上级的指挥。出处:明·徐渭《续英烈传》第22回:“燕兵知是天助,乘风大呼纵击。南兵乱慌慌,只觉风声皆兵,哪里还敢恋战。遂兵不由将,将不顾兵,各各奔溃。”语法:兵不由将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上下级关系。示例:这个单位出现兵不由将的混乱局面
- 6 兵弱于外
- 军队弱小,对外作战失败。出处: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七术》:“大臣无重,则兵弱于外;父兄犯法,则政乱于内。兵弱于外,政乱于内,此亡国之本也。”
- 7 败鳞残甲
- 败:毁坏。残败零碎的鳞甲,比喻满空飞舞的雪花。出处:宋 张元《咏雪》:“战退玉龙三百万,败鳞残甲满空飞。”语法:败鳞残甲作宾语;比喻纷飞的雪花。
- 8 排兵布阵
- 指排列队伍,布设阵势出处:元·无名氏《衣锦还乡》第一折:“执锐披坚领大兵,排兵布阵任非轻。”语法:排兵布阵作谓语、宾语;指安排布置。示例:金玉舟《赵匡胤》第一章:“孩子们耳濡目染,很自然地经常骑着柳枝、跨着竹竿,东冲西杀,排兵布阵。”
- 9 兵为邦捍
- 兵:军队;邦:国家;捍:捍卫。 军队是国家的保障。出处:清·刘亚《将略要论》:“兵为邦捍,国家之威望,将吏之用权,民间之保护,皆借于兵。”
- 10 将寡兵微
- 寡:少;兵:士兵;微:衰败。兵少将少。形容兵力薄弱出处:元·无名氏《黄鹤楼》第三折:“然刘备将寡兵微,我则彼立刘朝,复兴汉世,非小官之能。”语法:将寡兵微作宾语、定语;指力量薄弱。示例:清·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31回:“但思粮草未足,将寡兵微,此行成败未卜。”
- 11 哀兵必胜
- 哀兵: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。一说“哀;悯也”。怜惜和慈爱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。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;能奋起抗战;必获胜利。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。出处:先秦 李耳《老子 德经》第69章:“祸莫大于轻敌,轻敌几丧吾宝,故抗兵相加,哀者胜矣。”三国 魏 王弼注:“抗,举也;加,当也。哀者必相惜,而不趣利避害,故必胜。”语法:哀兵必胜主谓式;作谓语;用作褒义。示例:不,哀兵必胜!不要乐,要哀,何小姐能弹《易水吟》的谱子吗?(《啼笑因缘续集》一0回)
- 12 龟龙片甲
- 比喻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的好东西。出处:唐·张怀瓘《书议》:“麟凤一毛,龟龙片甲,亦无所不录。”语法:龟龙片甲作宾语;比喻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的好东西。
- 13 凤毛龙甲
- 凤的羽毛,龙的鳞甲。比喻珍贵之物。出处:明·袁中道《石浦先生传》:“旧有传奇二种,置于笥中,为鼠子嚼坏,凤毛龙甲,竟不存于世。”语法:凤毛龙甲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稀有事物。
- 14 片鳞只甲
- 犹片鳞半爪。出处:梁启超《饮冰室诗话》:“昔惟闻海上诸君子传,传诵其诗,有‘入市无屠狗,骄人让沐猴’之句,深以片鳞只甲为憾。”语法:片鳞只甲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
大家在问
櫜 字的笔顺写法
櫜 字的笔顺怎么写
1、在汉语字典中“ 櫜 ”字共有19画,笔顺写法是:横 竖 横折 横 竖 点 横撇/横钩 撇 横撇/横钩 捺 竖 点 竖 横折 横 横 竖 撇 捺
2、櫜的笔顺写法图解:
3、动画演示: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