铢铢校量简介
铢铢校量的意思
解释:
铢铢:分量极轻。指斤斤计较。
出处:
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·柳柳州》:“然荣辱得失之际,铢铢校量,而自矜其达,每诗不着此意,是岂能真忘之者哉!”
语法:
铢铢校量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铢铢校量相关词语
- 1 校人烹鱼
- 用花言巧语编造的谎言,常常使那些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上当。但如果能够认真地做实际调查,那么,骗人的伎俩就无法施展了!
- 2 量力而行
- 量:估量;估计;行:做;干。衡量自己的力量去行事。出处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十五年》:“力能则进,否则退,量力而行。”语法:量力而行偏正式;作谓语;指做事实事求是的态度。示例:只有量力而行,才是实事求是的做法。
- 3 庙堂之量
- 庙堂:帝王之宗庙,比喻宏大。形容人的气量大,遇事沉着冷静出处:唐·房玄龄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谢有庙堂之量。”语法:庙堂之量作宾语;指人的气量大。示例:他的心胸很宽广,有庙堂之量
- 4 宽宏大量
- 宽宏:度量大。形容心胸开阔;度量大;能容人、容事。也作“宽洪大量”。出处:元 无名氏《鱼樵记》第三折:“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,元来那相公宽宏大量。”语法:宽宏大量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。示例:他待人一向宽宏大量,因此对于个别人的冷嘲热讽并不介意,总是一笑置之。
- 5 铢积丝累
- 同“铢积寸累”。出处:元·脱脱《宋史》卷一百七十九:“当时漕司不量州军之力,一例均科,既有偏重之弊,于是郡县横敛,铢积丝累,江东、西之害尤甚。”语法:铢积丝累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比喻句。示例:是下邑穷乡铢积丝累以豪于闾井者之情,而奚足为俭哉?清·王夫之《读通鉴论·隋文帝十五》
- 6 斤斤较量
- 谓在琐细的小事上过分计较。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四十二回:“至于文理浮泛些,或是用的典故不的当,他老人家却也不甚斤斤较量。”语法:斤斤较量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气量小。示例:我做官是为什么呢?无非是为两个钱。倘或一定为着百姓,同教士斤斤较量,我们这一任就怕不得期满。清·吴趼人《糊涂世界》第十回
- 7 东量西折
- 量:称量。折:亏损。指量入量出的谷物总难免有折耗。出处:元·高明《琵琶记·义仓赈济》:“相公,小人招不得,自古道:‘东量西折’,难教小人赔偿。”语法:东量西折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8 衡石量书
-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天下之事,无大小皆决于上,上至以衡石量书,日夜有呈,不中呈不得休息。”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,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,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。亦作“衡石程书”。出处: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天下之事,无大小皆决於上,上至以衡石量书,日夜有呈,不中呈不得休息。”语法:衡石量书作谓语、定语;指勤于政事。
- 9 铢寸累积
- 见“铢积寸累”。出处:清·汪琬《乡饮大宾周翁墓志铭》:“翁削衣缩食,铢寸累积,以谋复故第。”语法:铢寸累积作谓语、宾语;指积少成多。
- 10 量入为出
- 量:衡量;入:收入;出:支出。根据收的多少来决定支出的用度。出处:西汉 戴圣《礼记 王制》:“冢宰制国用,必于岁之杪。五谷皆入,然后制国用……量入以为出。”语法:量入为出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开支的限度。示例:无论国家、集体还是个人,都应该量入为出,精打细算。
- 11 铢施两较
- 谓一铢一两都斤斤计较。形容非常吝啬。出处:明·方孝孺《答许廷植书》:“其赋于人也,铢施两较,不肯多与。”语法:铢施两较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12 量小力微
- 数量很少,力量微薄。出处:鲁迅《华盖集·通讯》:“现在的各种小周刊,虽然量小力微,却是小集团或单身的短兵战,在黑暗中,时见匕首的闪光。”语法:量小力微作谓语、定语;指势单力薄。示例:现在的各种小周刊,虽然量小力微,却是小集团或单身的短兵战,在黑暗中,时见匕首的闪光。(鲁迅《华盖集 通讯》)
- 13 循名校实
- 循:依照;校:查对。按照名义来要求内容,以考察是否名副其实出处:《晋书·刘弘传》:“皆功行相参,循名校实,条列行状,公文具上。”语法:循名校实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要名实相符。
- 14 陂湖禀量
- 比喻度量宽广恢弘。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黄宪传》:“叔度汪汪若千顷陂,澄之不清,淆之不浊,不可量也。”语法:陂湖禀量联合式;作定语、状语;形容人的气量很大。示例:唐·黄滔《祭右省李常侍洵》:“惟灵金石呈姿,陂湖禀量,伊彼昭代,生乎德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