旷职偾事简介
旷职偾事的意思
解释:
旷:空缺;偾事:把事情搞坏。不尽守职责,把事情搞糟
出处:
《明史·刘健传》:“文武臣旷职偾事,虚糜廪禄者,宁可不黜。”
语法:
旷职偾事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旷职偾事相关词语
- 1 败事有余,成事不足
- 指非但办不好事情,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。出处:茅盾《子夜》九:“此等聚众骚扰的行径,分明是没有教育的人民一时间的冲动罢了!败事有余,成事不足。”语法:败事有余,成事不足作宾语、分句;指事情越来越糟。
- 2 事在必行
- 事情非做不可。出处:宋·苏轼《东坡志林·养生说》:“如孙武令,事在必行,何卜之有?”语法:事在必行作谓语、定语;指非做不可。示例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6回:“事在必行,何卜之有?”
- 3 见事风生
- 谓遇事雷厉风行。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:“见事风生,无所回避。”语法:见事风生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。
- 4 一事未成
- 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。 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。形容毫无成就。出处:唐·刘得仁《寄无可上人》:“十年期是梦,一事未成身。”
- 5 嘴上无毛,办事不牢
- 指年轻人办事不老练与牢靠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5回:“俗语说道,‘嘴上无毛,办事不牢’,像你诸位一定是靠得住,不会冤枉人的了?”语法:嘴上无毛,办事不牢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多指年轻人。示例:老舍《正红旗下》:“我的身份低,又嘴上无毛,办事不牢,不如请上我父亲和正翁。”
- 6 审慎行事
- 说话办事周密而谨慎的语法:审慎行事作谓语、宾语;指人说话与做事。示例:他们至少是懂得审慎行事的
- 7 十旬四职
- 旬:十天。一百天高升了四次。形容仕途非常顺利。出处:《周书·周瑾传》:“曾未十旬,遂迁四职,缙绅以为荣。”
- 8 无所事事
- 无:没有;事事:从事某种事情。闲着什么事都不干。出处:明 归有光《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》:“然每晨入部升堂,祗揖而退,卒无所事事。”语法:无所事事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。示例:上承总统指挥,下受委员成议,镇(整)日间无所事事,反象似赘瘤一般。(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一五回)
- 9 大事铺张
- 指对场面特别安排,过于讲究,以显示自己的阔绰。多用于婚丧大事。
- 10 旷岁持久
- 旷:荒废,耽误;持:持续,拖延。荒废时间,长期拖延出处:唐·陆贽《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》:“师徒之众寡不敌,然尚旷岁持久,师老费财。”语法:旷岁持久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长期拖延。
- 11 遗落世事
- 谓遗忘弃置世俗之事。出处:《晋书·阮籍传》:“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,有贮酒三百斛,乃求为步兵校尉。遗落世事,虽去佐职,恒游府内,朝宴必与焉。”语法:遗落世事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示例:顷观《松林文献》,称其遗落世事,晨夕一编,行不识路,坐不知寒暑。清·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九
- 12 人事不醒
- 见“人事不省”。出处:杨朔《晚凉天》:“有一位同志,是渔船救起来的,三天三夜人事不醒。”语法:人事不醒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形容丧失知觉。示例:我还没糊涂到人事不醒的地步
- 13 先事虑事
- 虑:思考,谋划。在做事之前就作好计划出处: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大略》:“先事虑事,谓之捷,捷则事忧成。”语法:先事虑事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- 14 凡事有度
- 凡:所有的;度:限度,能容受的量。任何事情都是有限度的,不偏不倚才达到完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