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葵去织简介
拔葵去织的意思
解释:
比喻做官的不与人民争利。
出处:
晋 葛洪《抱朴子 逸民》:“濯裘布被,拔葵去织。”
语法:
拔葵去织联合式;作谓语;指当官不与民争利。
示例:
非谓拔葵去织,且欲省息纷纭。(《梁书、徐勉传》)
拔葵去织的近反义词
- 反义词
英语翻译
- 英语:
not to scramble with people for wealth
拔葵去织相关词语
- 1 出类拔群
- 出:超过;类:同类;拔:超出。指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出处:《梁书·刘显传》:“窃痛友人沛国刘显,韫椟艺文,研精覃奥,聪明特达,出类拔群。”语法:出类拔群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人或事物。
- 2 效死勿去
- 指竭尽忠诚。出处:《孟子梁惠王下》:“世守也,非身之所能为也,效死勿去。”语法:效死勿去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。示例:设在围城中,内无粮刍,外无救援,当如何?先生应声曰:“效死勿去”。清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谈献三·苏门孙先生言行》
- 3 雁去鱼来
- 书信往来。雁、鱼均喻书信。出处:元·汤式《湘妃引·有所赠》曲:“莺煎燕聒惹相思,雁去鱼来传恨词。”语法:雁去鱼来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4 拔山盖世
- 拔山:把山拔起来。引申为力大无比。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”语法:拔山盖世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形容勇猛无比。示例:则拔山盖世之雄,几乎其为若敖之鬼矣。(明 张岱《募造无主祠堂疏》)
- 5 去住两难
- 去也不好,留也不好,左右为难。出处:汉·蔡琰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去住两情兮谁具陈。”语法:去住两难作宾语、状语、定语;指难以抉择去留。示例:去住两难,踌躇不决。(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二十九回)
- 6 以杀去杀
- 用严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。出处:先秦 商鞅《商君书 画策》:“以杀去杀,虽杀可也。以刑去刑,虽重刑可也。”语法:以杀去杀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- 7 一心归去
- 人能开启善心,勇于承当,奇迹便会开花。
- 8 扛鼎拔山
- 扛:双手举起。拔起大山,举起重鼎。形容力气很大。出处: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力能扛鼎,才气过人。又:“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,自为诗曰:'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'”语法:扛鼎拔山作谓语、定语;指力大无比。示例:有扛鼎拔山之勇,经文纬武之才。(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七十二回)
- 9 鼎成龙去
- 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以“鼎成龙去”指帝王去世。出处: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於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语法:鼎成龙去作宾语、定语;指帝王去世。示例:已被昭阳人妒,更那堪、鼎成龙去。宋·刘克庄《水龙吟》词
- 10 不攻自拔
- 拔:攻破。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。形容情节、论点虚谬,经不起反驳出处:《梁书·武帝纪》:“粮食既足,士众稍多,围守两城,不攻自拔,天下之事,卧取之耳。”语法:不攻自拔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漏洞太多,不堪一击。
- 11 去危就安
- 离开危险,达到平安。出处:《北齐书·文襄帝纪》:“去危就安,今归正朔;转祸为福,已脱罗网。”语法:去危就安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。示例:蔡东藩《五代史演义》第53回:“去危就安,正在今日,未知诸君意下如何?”
- 12 拔十得五
- 想选拔十个,结果只选得五个。指选拔人才不容易。出处:《新唐书 张九龄传》:“夫吏部尚书、侍郎,以贤而授者也,岂不能知人?如知之难,拔十得五,斯可矣。”语法:拔十得五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人才选拔。示例:夫吏部尚书、侍郎,以贤而授者也,岂不能知人?如知之难,拔十得五,斯可矣。(《新唐书 张九龄传》)
- 13 以战去战
- 用战争消灭战争。出处:先秦 商鞅《商君书 画策》:“故以战去战,虽战可也。”语法:以战去战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示例:以战去战,盛王之道。(《后汉书 耿秉传》)
- 14 罗织罪名
- 指捏造罪名,陷害无辜的人。出处:《旧唐书·来俊臣传》:“招集无赖数百人,令其告事,共为罗织,千里响应。”语法:罗织罪名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陷害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