潜师袭远简介
潜师袭远的意思
解释:
秘密发兵,袭击远距离的敌人。
出处:
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杞子自郑使告于秦,曰:‘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,若潜师以来,国可得也。’”
潜师袭远相关词语
- 1 无远不届
- 不管多远之处,没有不到的。同“无远弗届”。出处:《南史·陈纪·武帝》:“用能百揆时序,四门允穆,无恩不服,无远不届。”语法:无远不届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2 山高皇帝远
- 指王法管辖不到。出处: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二部:“你们山高皇帝远,干的好事,只当我姓白的不知道?”语法:山高皇帝远作宾语、定语;指偏僻地区。示例:老舍《正红旗下》:“他们住在郊外,山高皇帝远。”
- 3 老师宿儒
- 宿儒: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,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,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。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。亦作“老手宿儒”。出处:宋·陆九渊《语录》:“三百篇之诗,有出于妇人女子,而后世老师宿儒,且不能注释得分明,岂其智有所不若。”语法:老师宿儒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示例:鲁迅《谈“激烈”》:“即要研究,也必先由老师宿儒,先下一番改定工夫。”
- 4 飘然远翥
- 翥:向高处飞。轻快地向高处飞去。比喻放弃权利之争,远离庸俗的官场出处:蔡锷《致唐继尧皓电》:“侪辈中果有三数人身先引退,飘然远翥,实足以对于今日号称伟人志士、英雄豪杰一流直接下一针砭,为后来留一榜样。”语法:飘然远翥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
- 5 遁身远迹
- 犹言避世隐居。出处:宋·叶適《赵孺人墓铭》:“已而久不合,退居山穷水绝处,慕王霸、梁鸿夫妇,赓《麦秀》、《五噫》之歌,将遁身远迹以自娱佚。”语法:遁身远迹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隐居。
- 6 远泝博索
- 谓广泛地推寻考索。 明 宋濂 《题<寿昌胡氏谱>後》:“ 司馬遷 作《史記》,遠泝博索,於 孔子 所不敢述者,皆采而實之。”
- 7 轻举远游
- 指避世隐居。出处:战国 楚 屈原《楚辞 远游》:“悲时俗之迫厄兮,愿轻举而远游。”语法:轻举远游偏正式;作谓语;指避世隐居。示例:《参同契》上卷:“服食三载,轻举远游。”
- 8 重规袭矩
- 同“重规迭矩”。出处: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思贤》:“虽相去百世,县年一纪,限隔九州,殊俗千里,然其亡征败迹,若重规袭矩,稽节合符。”语法:重规袭矩作主语、谓语、宾语;比喻重叠的法规。示例:唐·杨炯《大唐益州大都督府……庙唐碑文》:“爰有列圣,重规袭矩。”
- 9 徙善远罪
- 趋向善良,远离罪恶。出处: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经解》:“故礼之教化也微,其止邪也于未形,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。”语法:徙善远罪作谓语;指劝人为善。
- 10 潜精积思
- 见“潜精研思”。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班固传》:“潜精积思二十余年,至建初中乃成。”语法:潜精积思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学术等。
- 11 劳师袭远
- 发动军队袭击远方的敌人,多指冒险的军事活动。出处: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劳师以袭远,非所闻也。”语法:劳师袭远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军事。示例:剿贼于既聚之余,何如蹙贼以难聚之势?又而无劳师袭远之危,轻进损威之失,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者是也。(《清史稿 毛昶熙传》)
- 12 潜踪匿影
- 隐蔽踪迹。出处: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姑妄听之》:“潜踪匿影,方暗中扪壁窃行,突火光一掣,朗若月明。”语法:潜踪匿影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等。
- 13 箧书潜递
- 谓秘密传递书信。 明 沈德符 《野獲编·科场二·阁试》:“而同鄉中篋書潛遞,露揭顯攻者,至不避友戚,年誼衰薄,終身切齒,往往見告。”
- 14 名师出高徒
- 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。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。出处: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顾先生摇头道:‘唉!名师出高徒,名师出高徒。”语法:名师出高徒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夸奖人。示例:冰心《新春寄语》:“名师出高徒,教师们教出来的学生,个个都能当个人才来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