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赃真贼简介
真赃真贼的意思
解释:
赃物、罪犯都确凿无疑。指犯罪的证据确凿。
出处:
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三十三回:“黄信道:‘还你一个证见,教你看真赃真贼,我不屈你。左右,与我推将来。’”
真赃真贼相关词语
- 1 醒骨真人
- 指盛暑的清风。出处:宋·陶谷《清异录·天文》:“清风云:醒骨真人,六月惠然。”
- 2 丁真楷草
- 丁:丁觇;楷:智楷。丁觇的隶书,智楷的草书。赞美人的书法好出处:唐·张彦远《法书要录》第八卷引张怀蠸《书断·中·妙品》:“智永章草,草书入妙,隶入能。兄智楷亦工草,丁觇亦善隶书,时人云:‘丁真楷草’。”语法:丁真楷草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法。
- 3 弃伪从真
- 丢弃虚伪而追从真理。出处:太平天国·洪仁玕《军次实录》:“非我真圣主不恤操劳,诚恐其诱惑人心,紊乱真道,故不得不亟于弃伪从真,去浮存实,使人人共知虚文之不足尚,而真理自在人心也。”语法:弃伪从真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等。
- 4 认贼作父
- 把坏人当作父亲;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。出处:清 华伟生《开国奇冤 追悼》:“但是偶一念及那一班贪官污吏,人面兽心,处处为虎作伥,人人认贼作父,……”语法:认贼作父兼语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。示例:郑成功脸色发白,全然失去了希望,他悲愤地昂起头,一字一音地说:“你认贼作父!”(华而实《汉衣冠》三)
- 5 去伪存真
- 去:除掉。伪:虚假。除掉虚假的;留下真实的。出处:宋 释惟白《续传灯录》:“权衡在手,明镜当台,可以摧邪辅正,可以去伪存真。”语法:去伪存真连动式;作定语、宾语;含褒义。示例:人的认识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由浅入深、去伪存真的过程。
- 6 贼眉鼠眼
- 形容神情鬼鬼祟祟。出处:老舍《赵子曰》:“‘你没看见李景纯吗?’武端贼眉鼠眼的问:‘他来,她就不能来!’”语法:贼眉鼠眼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示例:郭澄清《大刀记》第12章:“看这个贼眉鼠眼的家伙的态势,就像他觉着这个屋门口如老虎口一样可怕。”
- 7 坐地分赃
- 赃:赃物。就地瓜分赃物。头目坐地分取赃物。出处:《品花宝鉴》第23回:“他便坐地分赃,是要陋规的。”语法:坐地分赃偏正式;作谓语;含贬义。示例:附近一带防军,望风生惧,没人敢与接仗,甚且与他勾通,转好坐地分赃。(蔡东藩、许厪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二十五回)
- 8 真假难辨
- 辨:辨别。真假分辨不清出处:《星火燎原·围困沁源》:“埋的时候也给它来个真假难辨。”语法:真假难辨作宾语、定语;指难以分辨。
- 9 不识庐山真面目
- 庐山:山名,江西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。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出处:宋 苏轼《题西林壁》诗: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语法:不识庐山真面目复句式;作谓语、分句;形容不识事物的本质。示例:革命家,终会在大风大浪中,辨明方向,分清歧路;怎能够--只见长江滚滚来,不识庐山真面目!郭小川《万里长江横渡》诗
- 10 做贼心虚
- 做贼的人心里虚。比喻做坏事的人疑神疑鬼;心神不安。出处:宋 释悟明《联灯会要 重显禅师》:“却顾侍者云:‘适来有人看方丈么?’侍者云:‘有。’师云:‘作贼人心虚。’”语法:做贼心虚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。示例:这个毛病,起先人家还不知道,这又是他们做贼心虚弄穿的。(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六十回)
- 11 对着和尚骂贼秃
- 当着对方的面骂第三者。 由于两者的特征相同,实际上借此骂对方。
- 12 成则为王,败则为贼
- 旧指成功了就是合法的,失败了就是非法的。出处:明·罗贯中《平妖传》第31回:“单枪匹马领三军,成则为王,败则为贼。”语法:成则为王,败则为贼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指成败的结局不同。示例:他们虽然至今不知道“欲壑难填”的古训,却很明白“成则为王,败则为贼”的成语。(鲁迅《南腔北调集 谈金圣叹》)
- 13 真脏实犯
- 脏物上真的,罪犯是确实的。泛指犯罪的证据确凿。
- 14 赃盈恶贯
- 指贪赃甚多,罪恶滔天。出处:宋周密《齐东野 洪君畴》:“甚而台省之胥,赃盈恶贯,以置典宪,亦曰:‘为内侍泄冤也。’”语法:赃盈恶贯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官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