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惊自怪简介
自惊自怪的意思
解释:
自己觉得又害怕又惊异
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2回:“晴雯笑道:‘也不用我唬去,这小蹄子已经自惊自怪的了。’”
语法:
自惊自怪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。
自惊自怪相关词语
- 1 闭关自守
- 守:防守。封闭关口;并加以防守;不跟外界往来。也比喻因循守旧;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。出处: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莽传》:“闭门自守,又坐邻伍铸钱挟铜,奸吏因以愁民。”语法:闭关自守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行为保守,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。示例: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,我们不能闭关自守,不与外界交往。
- 2 骄傲自大
- 盛气凌人,过分抬高自己出处:邓小平《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》:“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,就要特别提出谦虚,反对骄傲自大。”语法:骄傲自大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人不谦虚。示例:王朔《我是你爸爸》:“骄傲自大,张口骂人,不尊重老师。”
- 3 言谈自若
- 指能平静地对待所发生的情况,不改常态。出处:《三国志·吴书·甘宁传》:“城中士众皆惧,惟宁谈笑自若。”
- 4 强中自有强中手
- 比喻技艺无止境,不能自满自大。同“强中更有强中手”。出处:元·无名氏《隋何赚风魔蒯彻》第三折:“你个萧何休夸蒯彻舌,这的是强中自有强中手。”语法:强中自有强中手作宾语、分句;指人不能自满自大。示例: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下册:“真叫‘强中自有强中手’,永远不会有啥把握。”
- 5 卑以自牧
- 指以谦卑自守。出处:语出《易 谦》:“谦谦君子,卑以自牧也。”王弼注:“牧,养也。”高亨注:“余谓牧犹守也,卑以自牧谓以谦卑自守也。”语法:卑以自牧作宾语、定语;指自身修养。示例:普天下的男子凡是在恋爱的时侯,他的“卑以自牧”的情怀都不亚于张生。郭沫若《断断集·旋转乾坤论》
- 6 自寻死路
- 指自己走上毁灭的道路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7回:“话说杨志当时在黄泥冈上,被取了生辰纲去,如何回转去见得梁中书,欲要就冈子上自寻死路。”语法:自寻死路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自取灭亡。示例:毛泽东《新民主主义论》:“他们的事情是并不美妙的,他们将得到一个自寻死路的前途。”
- 7 怪腔怪调
- 怪:奇异的。形容人的腔调怪异出处:宗璞《东藏记》第三章:“米太太的中国话怪腔怪调。”语法:怪腔怪调作宾语、状语;指人阴阳怪气。示例:刘玉民《骚动之秋》第七章:“才怪腔怪调地说:‘当爸爸的是个么样儿?还非得装熊装鳖当孙子不成?’”
- 8 惊慌失色
- 见“惊惶失色”。出处: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七十三回:“倪太守正与倪忠毫无主意,看见开门,以为恶奴前来陷害,不由的惊慌失色。”语法:惊慌失色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十分吃惊。示例:次日,燕紫琼、宰玉蟾闻得丈夫又困在阵内,吓的惊慌失色,坐立不宁。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九十九回
- 9 惊喜交加
- 两种事物同时出现或同时加在一个人身上,又惊又喜。出处:金 董解元《西厢记》卷四:“生闻之,惊喜交集。”语法:惊喜交加作定语、状语;同“惊喜交集”。示例:此时忽然的骨肉团圆,惊喜交加。(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八回)
- 10 宠辱不惊
- 宠:宠爱;辱:羞辱。对受宠或受辱都不感到惊讶;即把得失置之度外。也作“不惊宠辱”。出处:《新唐书 卢承庆传》:“承庆嘉之曰:‘宠辱不惊,考中上。’其能著人善类此。”语法:宠辱不惊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,形容人豁达的性格。示例:不过他经的大风大浪太多,虽未到宠辱不惊,名利皆忘的境地,却已能不动声色,淡然置之。(高阳《清宫外史》下册)
- 11 登高自卑
- 比喻事情的进行有一定的顺序。出处:西汉 戴圣《礼记 中庸》:“君子之道,辟如行远必自迩,辟如登高必自卑。”语法:登高自卑连动式;作谓语;比喻事情必须循序渐进。示例:《北齐书·魏收传》:“跬步无已,至于千里。覆一篑进,及于万仞。故云行远自迩,登高自卑。”
- 12 自作之孽
- 孽:罪恶,灾祸。指自己招来的罪孽或灾祸是逃不脱的出处: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44章:“与卖国者言救国,与毁法者言护法……尽王揖唐等自作之草,如何与彼谈判!”语法:自作之孽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13 自救不暇
- 解救自己都来不及。指无力再帮助他人。出处:唐杜甫《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》:“今残孽虽穷蹙日甚,自救不暇,尚虑其逆帅望秋高马肥之便,蓄突围拒辙之谋。”语法:自救不暇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人的处境。示例:子孙不肖,放且流落,自救不暇。明 朱国祯《涌幢小品 己丑馆选》
- 14 优游自适
- 悠闲适意。出处:宋·吴处厚《青箱杂记》第十卷:“城南有别墅,每良辰美景,以小车载酒,优游自适。”语法:优游自适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