浇醇散朴简介
浇醇散朴的意思
解释:
见“浇淳散朴”。
出处:
《文子·上礼》:“施及周室,浇醇散朴,离道以为伪,险德以为行。”
语法:
浇醇散朴作谓语、定语;指社会风气。
示例:
这种思潮会让社会风气浇醇散朴
浇醇散朴的近反义词
- 近义词
- 浇淳散朴
浇醇散朴相关词语
- 1 阴灵不散
- 阴灵:日的灵魂。比喻坏人、坏事虽已清除,但不良的影响还在作用出处: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59回:“想是他的阴灵不散,你们到前厅烧张纸儿。”语法:阴灵不散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坏人或坏事等。
- 2 世道浇漓
- 世道:社会风气;浇漓:人情淡薄。社会人情冷漠刻薄出处:鲁迅《随感录·人心很古》:“慷慨激昂的人说:‘世道浇漓,人心不古。’”语法:世道浇漓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3 醇酒妇人
- 醇酒:味厚的酒。比喻颓废腐化的生活。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魏公子列传》:“乃谢病不朝,与宾客为长夜饮,饮醇酒,多近妇女。日夜为乐饮者四岁,竟病酒而卒。”语法:醇酒妇人联合式;作谓语;指酒色。示例:蔡锷软禁京都,正具醇酒妇人计策,破掉那袁政府的疑心。(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五十一回)
- 4 家散人亡
- 同“家破人亡”。出处:明·华阳散人《鸳鸯针》第四回:“谋为举人急些也罢,若进士就迟一科也得,何必恁急急倾一家、补一家的?萧掌科被他弄得家散人亡,我却比他还便宜两个人。”语法:家散人亡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处境等。示例:鸿甫把他们安顿好了,才带了少妾到天津去,不料就接二连三的死人,此刻竟闹的家散人亡了。清·吴研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三十六回
- 5 收离纠散
- 收集离散者。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荀彧传》:“若绍收离纠散,乘虚以出,则公之事去矣。”语法:收离纠散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6 魂消魄散
- 魂:灵魂;魄:气魄,精神。形容惊恐万分,极端害怕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77回:“李明见先折了一个,却待也要拨马回走时,被杨志大喝一声,惊得魂消魄散,胆颤心寒,手中那条枪,不知颠倒。”语法:魂消魄散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害怕。示例: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21回:“二妖只觉轰轰雷声在顶门上左右盘绕,欲下不下,只吓得魂消魄散。”
- 7 瓦解云散
- 像瓦器破碎,云彩四散。比喻群体溃散,各奔东西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“故其见敌则遂利,如鸟之集;其困败,则瓦解云散矣。”语法:瓦解云散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8 以酒浇愁
- 借助酒来排遗心中的积郁。
- 9 艰苦朴素
- 指吃苦耐劳、朴实节俭的作风。出处:毛泽东《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要勤俭建国,反对铺张浪费,提倡艰苦朴素、同甘共苦。”语法:艰苦朴素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示例:为实现这一远大的政治目的而在生活上竭力做到艰苦朴素。(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十七章)
- 10 破家散业
- 家庭败落,丧失全部家产出处:宋·陆九渊《与苏宰书》:“一旦失职,凛凛有破家散业,流离死亡之忧也。”语法:破家散业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指破产。
- 11 散发披襟
- 蓬松着头发,敞开衣襟。 形容不修边幅的的悠闲神态。出处:宋·柳永《过涧歇近》:“回首江乡,月观风亭,不边石上,幸有散发披襟处。”
- 12 收离聚散
- 见“收离纠散”。出处:晋·孙楚《为石仲容与孙皓书》:“收离聚散,咸安其居。”语法:收离聚散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13 归真反朴
- 见“归真反璞”。出处:朱自清《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》:“他(鲁迅)赞成语言的欧化而反对刘半农先生‘归真反朴’的主张。”语法:归真反朴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人或事物等。
- 14 兽聚鸟散
- 比喻聚散无常。也比喻乌合之众。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无匈奴之性,兽聚而鸟散,从之如搏影。”语法:兽聚鸟散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;含贬义,比喻乌合之众。示例:宋·苏舜钦《论西事状》:“居不常处,兽聚鸟散,本无聚积。”
大家在问
醇 字的笔顺写法
醇 字的笔顺怎么写
1、在汉语字典中“ 醇 ”字共有15画,笔顺写法是:横 竖 横折 撇 竖折/竖弯 横 横 点 横 竖 横折 横 横撇/横钩 竖钩 横
2、醇的笔顺写法图解:
3、动画演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