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文巧劾简介
深文巧劾的意思
解释:
深文:制定或援用法律条文苛细严峻;劾:揭发罪状。以巧妙手段,罗织罪名,陷人于罪
出处:
《周书·苏绰传》:“今之从政者不然。深文巧劾,宁致善人于法,不免有罪于刑。”
语法:
深文巧劾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。
深文巧劾的近反义词
- 近义词
- 深文巧诋
深文巧劾相关词语
- 1 弃武修文
- 修文:修明文教。放弃武事改习文教出处:老舍《离婚》:“吴先生的‘先生’永远不离口,仿佛是拿这个字证明自己已弃武修文了。”语法:弃武修文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2 文不加点
- 点:涂上一点,表示删去。文章一气呵成,无须修改。形容文思敏捷,写作技巧纯熟。出处:汉 张衡《文士传》:“据令赋一物然后坐,纯应声便成,文不加点。”语法:文不加点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。示例:援笔一挥,文不加点。(明 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 夔关姚卞吊诸葛》)
- 3 深恶痛绝
- 深:很;十分;恶:厌恶;痛:痛恨;绝:极点。指对某人或对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。出处: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下》:“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 朱熹集注:“过门不入而不恨之,以其不见亲就为幸,深恶而痛绝之也。”语法:深恶痛绝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;指对人或事不满。示例:闻一多《关于儒、道、土匪》:“所以儒家之反对道家,只是口头的,表面的,不像他对于墨家那样的真正的深恶痛绝。”
- 4 巧言偏辞
- 巧言:浮华不实的话;偏辞:便巧的话。指花言巧语。出处: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言者,风波也;行者,实丧也。夫风波易以动,实丧易以危。故忿设无由,巧言偏辞。”语法:巧言偏辞作宾语、定语;指花言巧语。
- 5 御用文人
- 御用:帝王所用。为帝王所豢养只知道歌功颂德的无聊文人。比喻投靠有势力的集团或有势力的人物而为之吹嘘的文人出处:李国文《冬天里的春天》第四章:“原来请他去编撰县志的,偏又不肯歌功颂德,当一名乖乖的御用文人,得罪了有头有脸的人家。”语法:御用文人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讽刺。示例:王朔《一点正经没有》:“我倒不是不想让你当御用文人。”
- 6 圣神文武
- 称颂帝王或杰出人物之词。出处:《书 大禹谟》:“帝德广运,乃圣乃神,乃武乃文。”语法:圣神文武作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夸奖称赞人。示例:身女子也,则虽圣神文武,不得仁宦。康有为《大同书》戊部第一章
- 7 秋意深浓
- 秋天的气息更加浓厚了。
- 8 修地下文
- 指文士死亡
- 9 齩文嚼字
- 同“咬文嚼字 ”。清 杨懋建 《京尘杂录·长安观花记》:“然對客無齩文嚼字態。”《何典》第六回:“你只曉得讀了幾句死書,會齩文嚼字,弄弄筆頭。”
- 10 巧上加巧
- 意思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。出自《紫阳花日记》。出处:与其说是一般的偶然,更应该说不是单纯的偶然,而是好几个偶然的因素,~碰在一起,就促成了这么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。 (渡边淳一《紫阳花日记》)语法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凑巧。示例:真是巧上加巧的事情,稀奇古怪。
- 11 巧诈不如拙诚
- 奸巧的虚伪不如笨拙的诚实出处: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说林》:“故曰:巧诈不如拙诚。乐羊以有功见疑,秦西巴以有罪益信。”语法:巧诈不如拙诚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- 12 文房四侯
- 指笔、砚、纸、墨。古人戏称笔为管城侯毛元锐,砚为即墨侯石虚中,纸为好畤侯楮知白,墨为松滋侯易玄光,故称。参阅宋苏易简《文房四谱》引文嵩《四侯传》。出处:参阅宋·苏易简《文房四谱》引文嵩《四侯传》。语法:文房四侯作主语、宾语;指书写工具。示例:文房四侯很少人能数全
- 13 文川武乡
- 原指出文臣武将的地区。 后指教化普及,风俗纯正的地区。出处:《南史·胡谐之传》:“梁州唯有文川武乡,廉泉让水。”
- 14 重厚少文
- 持重敦厚而少于文饰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已而吕后问:‘阶下百岁后,萧相国即死,令谁代之?’上曰:‘曹参可。’问其次,上曰:‘……陈平智有余,然难以独任。周勃重厚少文,然安刘氏者必勃也,可令为太尉。’”出处: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已而吕后问:‘阶下百岁后,萧相国即死,令谁代之?’上曰:‘曹参可。’问其次,上曰:‘……陈平智有余,然难以独任。周勃重厚少文,然安刘氏者必勃也,可令为太尉。’”语法:重厚少文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