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世之才简介
经世之才的意思
解释:
经世:治理天下。旧时称治国安民的才能。
出处:
唐 杜甫《舟中上水遗怀》:“古来经济才,何事独罕有。”
语法:
经世之才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褒义。
示例:
某所荐者已百有余人,皆经世之才,其在中外。明·陶宗仪《辍耕录·御史举荐》
成语造句
- 1.虽今日初见公子,然早知公子实乃经世之才,又为人高义,方敢出此言,便是孔明在此,吾亦不敢如此言。
- 2.即使是现在,很多经世之才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埋没掉。
- 3.有许多经世之才都被残酷的封建制度吞没了。
- 4.古今成大事者,未有经世之才,必有坚韧不拔之志!
- 5.主考官览卷之下,心中甚喜,认为此人抱经世之才,确是国家栋梁,当今正是用人之时,即点了一甲第一名。
- 6.贪狼、破军、七杀、天煞四颗天煞孤星同时现世,每个都有着经世之才。
英语翻译
- 英语:
skill in managing public affairs
经世之才相关词语
- 1 摇钱之树
- 旧时传说中的一种宝树,一摇钱就掉下来。比喻能够用来获取源源不断钱财的人或物。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三:“只是你的娘,把你当个摇钱之树,等闲也不轻放你出去。”
- 2 才略过人
- 比喻才能谋略超过一般人。
- 3 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
- 指细微的失误,可导致巨大的差错。出处:《大戴礼记 保傅》:“《易》曰:‘正其本,万物理。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。’故君子慎重始也。”语法: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作宾语、分句;指小错误会产生大错误。示例:陶铸《崇高的理想》:“在开始的时候,就得有个盘算,才不致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。”
- 4 求之有道
- 指谋求财物应采取正当的途径,不能不择手段。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求之有道,得之有命,是求无益于得也,求在外者也。”
- 5 欺世惑众
- 欺骗世人,迷惑大众。指坏人以欺骗手段博得信任语法:欺世惑众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以欺骗手段获得信用。示例:政治家大多都以动听的言词欺世惑众
- 6 愤世嫉邪
- 愤:愤恨,不满;世:世道,现状;嫉:憎恶,仇恨。痛恨、憎恶腐朽、黑暗的社会现状出处:唐·韩愈《杂说》:“然吾观于人,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,希矣。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?”语法:愤世嫉邪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憎恨世俗。示例:宋·陆游《澹斋居士诗序》:“不怨不怒,而愤世嫉邪之气,凛然不少回挠。”
- 7 莼鲈之思
- 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。出处:《晋书·张翰传》:“翰因见秋风起,乃思吴中菰菜、莼羹、鲈鱼脍。”语法:莼鲈之思作宾语;指思念故乡。示例:陆文夫《姑苏菜艺》:“这位朋友不是因莼鲈之思而归故里,竟然是为了吃青菜而回来的。”
- 8 水乳之契
- 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。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出处: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姑妄听之》:“至伏肘腋之间,而为心腹之大患,托水乳之契,而藏钧距之深谋,则不知者或多矣。”语法:水乳之契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9 不世之业
- 不世:非常、非凡。稀世罕有的功业。出处:明 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四十回:“宗兄威行海外,文武忠良成救驾之功,建不世之业。”语法:不世之业作宾语;指极大的业绩。示例:若变起,足下以一军敌彼二军,保护圣主,复大权,清君侧,肃宫廷,指挥若定,不世之业也。梁启超《戊戌政变记 谭嗣同传》
- 10 万室之国
- 有万户居民的国家。
- 11 善败之端
- 善败:成败。成功与失败的端倪。出处:《韩非子·主道》:“道者,万物之始,是非之纪也。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,治纪以知善败之端。”
- 12 百世流芬
- 美名永传于后世。同“百世流芳”。出处:清 李渔《闲情偶寄 词曲 结构》:“予以生花之笔,撰为倒峡之词,使人人赞美,百世流芬。”语法:百世流芬作谓语;指好名声。
- 13 喉舌之官
- 掌管主要机关的官吏。比喻国家的重臣。旧时特指御史之类的谏官。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:“出纳王命,王之喉舌。”《后汉书·左雄传》:“宜擢在喉舌之官,必有匡弼之益。”
- 14 安乐世界
- 佛教中指西方极乐世界。是 阿弥陀 佛所居住的国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