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/ 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召之
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召之的拼音,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召之的近反义词,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召之是什么意思
- tiān天
- xià下
- běn本
- wú无
- shì事
- yōng庸
- rén人
- zì自
- zhào召
- zhī之
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召之简介
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召之的意思
解释:
庸人:平凡的人。指本来没有事,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
出处:
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》:“姚安公曰:‘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召之’,其此公之谓乎?”
语法:
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召之作分句、宾语;指自找麻烦。
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召之的近反义词
- 近义词
- 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
成语接龙
英语翻译
- 英语:
Peace reigns throughout the world but only the ignorant people disturb it themselves.
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召之相关词语
- 1 佴之蚕室
- 居住于蚕室,指受宫刑。佴:被放置。蚕室,指密封之室,因受刑人怕风,所以室内温暖严密。
- 2 事事躬亲
- 不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,亲自过问。形容办事认真,毫不懈怠。
- 3 复巢无完卵
- 翻倒的鸟窝里不会有完好的卵。比喻灭门大祸,无一幸免。又比喻整体毁灭,个体不能幸存。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大人岂见覆巢之下,复有完卵乎?”语法:复句式;作分句;比喻整体毁灭,个体也不能幸存
- 4 杀人不眨眼
- 本来是禅宗用语。杀人连眼睛都不眨一下。形容嗜杀成性;极端的暴虐凶残。出处: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第11卷:“汝不闻杀人不眨眼将军乎?”语法:杀人不眨眼复句式;作定语、分句;含贬义。示例:杨林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,见了不觉毛发直竖,身子寒抖不定。(清 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二十四回)
- 5 极天际地
- 形容十分高大。出处: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8回:“颂魏公曹操功德‘极天际地,伊周莫及,宜进爵为王’。”语法:极天际地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十分盛大。示例:司马氏功德弥隆,极天际地,可即皇帝正位,以绍魏统。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一九回)
- 6 燃萁之敏
- 后因以之喻文思敏捷。出处:相传三国魏曹植在其兄曹丕的胁迫下七步成诗,诗中有“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”语。宋 宁参《白水县斋十咏》序:“曾无击钵之音,但愧燃萁之敏。”语法:燃萁之敏作宾语;指人文思敏捷。
- 7 雅人深致
- 雅:高雅,高尚;致:情趣。人品高尚,情趣深远。原是赞赏《诗经·大雅》的作者有深刻的见解。后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。出处: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文学》:“‘訏谟定命,远猷辰告。’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。”语法:雅人深致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示例:林语堂《论有闲阶级与文学》:“诗文词章,书画古玩,好古以求之,都是雅人深致。”
- 8 史鱼之俦
- 像史鱼一样正直。 常用于形容刚直的人。出处:《三国志·魏志·崔林传》:“忠直不同,则史鱼之俦;清俭守约,则季文之匹。”
- 9 一本正经
- 正经:庄重;正派。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。出处: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26章:“我原是故意闹别扭,也知道自己要挨打,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:‘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,没有做错。’”语法:一本正经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人对事的态度。示例:他说话从来都是一本正经,不苟言笑。
- 10 羞面见人
- 因感到羞耻而怕见人。出处:《南齐书·刘祥传》:“司徒禇渊入朝,以腰扇鄣日。祥从侧过,曰:‘作如此举止,羞面见人,扇鄣何益?’”语法:羞面见人作谓语、定语;指感到羞耻。
- 11 身无择行
- 谓一身行为遵循法则而无其它选择。出处:《孝经·卿大夫》:“是故非法不言,非道不行,口无择言,身无择行。”语法:身无择行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12 反本溯源
- 反:同“返”,归,还;溯:寻源。比喻追寻事情的根源出处:康有为《大同书》已部:“昔之人孔之乎,渊渊深思,盖知之矣,故反本溯源,立胎教之义,教之于未成形质以前。”语法:反本溯源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探求事理等。
- 13 分外之物
- 分:名分。名分以外的事物。指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1回:“吾差四个统制官,引一百军人下船搜看,但有分外之物,决不轻恕。”语法:分外之物作主语、宾语;指额外的东西。示例:《前言往行录·清白鉴司》:“皆有分外之物。”
- 14 自愧弗如
- 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。出处: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邵九娘》:“妻亦心贤之,然自愧弗如,积惭成忌。”语法:自愧弗如作谓语、宾语;表示自卑。示例:在那地方,圣裔们繁殖得非常多,成着使释迦牟尼和苏格拉第都自愧弗如的特权阶级。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