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支西吾简介
东支西吾的意思
解释:
谓说话办事含糊敷衍。
出处: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:“[妙观]下第三局时,频频以目送情。小道人会意,仍旧东支西吾,让他过去。”
语法:
东支西吾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说话。
东支西吾的近反义词
- 近义词
- 含糊其词
东支西吾相关词语
- 1 东墙窥宋
- 比喻美貌女郎倾心于男子。
- 2 东推西阻
- 推:推诿;阻:阻挠。找各种借口推托、阻挠出处:明·伏雌教主《醋葫芦》第五回:“都氏只是拣精剔肥,东推西阻,媒婆说得丑些,又落得好推。”语法:东推西阻作谓语、宾语;找各种借口推托。
- 3 移东补西
- 用之方面的钱、物弥补那方面的亏空或不足。比喻只求暂时应付,不作长久打算。出处:唐·陆贽《论裴延龄奸蠹书》:“移东就西,便为课续。取此适彼,遂号羡余。”语法:移东补西作谓语、定语;指暂时应付。示例:衣之破者,移东补西,必整必洁。(清 沈复《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》)
- 4 东游西荡
- 指到处游荡,不务正业出处: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六回:“他因没事干管理,东游西荡。”语法:东游西荡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不务正业。示例:刘斯奋《白门柳·夕阳芳草》第三章:“但他本人却反而好像不当一回事,仍旧一天到晚东游西荡。”
- 5 失之东隅
- 早上丢失了(晚上又收回来);比喻开始失败(最后取得成功)。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冯异传》:“始虽垂翅回溪,终能奋翼黾池,可谓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。”语法:失之东隅偏正式;作分句;常与收之桑榆连用。示例:但是失之东隅,还可以收之桑榆,亡羊补牢,还未为晚。孙中山《党员不可存心做官发财》
- 6 东零西碎
- 指零碎,分散,不集中出处:郭沫若《文艺论集 自然与艺术》:“他们把他们父亲的财产东零西碎地铺满了一堂,没有丝毫处理的手腕。”语法:东零西碎作定语、状语;指零碎。示例:我不喜欢这些东零西碎的东西
- 7 东滚西爬
- 形容溃逃时的狼狈相。出处:《中国民间故事选·铁金刚》:“打得官兵东滚西爬,急忙逃命。”语法:东滚西爬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溃败。
- 8 一支半节
- 谓一小部分。出处:梁启超《新民说》第八节:“人民之望仁政以得一支半节之权利者,实含有亡国民之根性,明也。”语法:一支半节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9 东邻西舍
- 住在左右前后的街坊邻居。出处:唐 戴叔伦《女耕田行》:“东邻西舍花发尽,共惜余芳泪满衣。”语法:东邻西舍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左右的邻居。示例:那些东邻西舍听得哭声,都来观看。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二十九卷
- 10 东阁待贤
- 特地开东门接待贤人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公孙弘传》:“于是起客馆,开东阁以延贤人,与参谋议。”语法:东阁待贤作宾语、定语;指爱惜人才。示例:公司正值草创之际,亟需大批有志青年,公司特地东阁待贤,虚位以待,欢迎年轻人加盟,共同发展。
- 11 大江东去
- 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。后借用为词牌名。多表示陈迹消逝,历史向前发展。出处:宋·苏轼《赤壁怀古》: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”语法:大江东去作宾语;比喻历史向前发展。示例:曹靖华《智慧花开烂如锦》:“早被我们伟大的党所领导的中国人民的巨掌击退,如大江东去,永不复返了。”
- 12 东行不见西行利
- 谓到处牟利,赚便宜。东行、西行、犹东市、西市。 元武汉臣 《玉壶春》第四折:“老虔婆坐儿不觉立儿饥, 甚黑子 东行不见、西行利,没道理,全不怕咆哮两行公人立。”
- 13 病骨支离
- 支离:残缺不全,引伸为憔悴、衰残瘦弱的样子。形容病中体瘦骨露,衰弱无力。出处:宋 陆游《病起书怀》:“病骨支离纱帽宽。”语法:病骨支离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很衰弱。示例:叶赫那拉·图鸿《乾隆皇帝》第一章:“老八沉疴在身,病骨支离。”
- 14 东完西缺
- 谓短缺,不完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