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为标榜简介
互为标榜的意思
解释:
标榜:夸耀。彼此之间互相吹嘘、颂扬
出处:
清·朱彝尊《王礼部诗序》:“间或肆志风雅,率求名位相埒者,互为标榜,不复商榷于布衣之贱。”
语法:
互为标榜作谓语、宾语;指互相吹嘘。
互为标榜的近反义词
- 近义词
- 互相标榜
互为标榜相关词语
- 1 知其不可而为之
-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。表示意志坚决。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。出处: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子路宿于石门。晨门曰:‘奚自?’子路曰:‘自孔氏。’曰:‘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?’”语法:知其不可而为之作谓语、宾语;指意志坚决。示例:吾辈固知其不可而为之耳。(章炳麟《致伯中书十四》)
- 2 无动为大
- 以不变动为至善。“无为而治”的一种政治主张。
- 3 胡行乱为
- 犹胡作非为。出处:清·陈天华《警世钟》:“既我是这个国的国民,怎么可以不管国家的好歹,任那皇帝官府胡行乱为呢?”语法:胡行乱为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任意做坏事。示例:那些武人官僚都是大清帝国留下来的……他们有了兵,便胡行乱为。孙中山《革命最后一定成功》
- 4 无为天下先
- 老子 主张为人处世宜守拙韬晦,莫作先行者。
- 5 木石为徒
- 徒:同类。与树木石头为伴。指寄情山水,不问世事出处:《新唐书·柳宗元传》:“用是更乐暗默,与木石为徒,不复致意。”语法:木石为徒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隐士。
- 6 九鼎不足为重
- 形容说话有分量,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。出处:宋·傅博《邵氏闻见后录》卷十五:“昔之所以议进退天下士大夫者,今又重之以权位,故其一言之出,则九鼎不足为重。”语法:九鼎不足为重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7 惟所欲为
-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任意而为。出处:清·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书吏》:“犹是一事,有贿者从,无贿者驳,混淆黑白,颠倒是非,惟所欲为,莫之能制。”语法:惟所欲为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示例:蔡东藩《明史演义》第18回:“惟庸既谋毙刘基,益无忌惮,生杀黜陟,惟所欲为。”
- 8 以人为镜
- 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。出处:先秦 墨翟《墨子 非攻中》:“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。镜于水,见面之容;镜于人,则知吉与凶。”语法:以人为镜偏正式;作谓语;含褒义。示例:《旧唐书 魏征传》:“以古为镜,可以知兴替,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”
- 9 化为泡影
- 泡:水泡。变成像水泡和影子那样;很快就消失。出处:郭沫若《洪波曲 第七章 一》:“由于六月十一日的黄河决堤,使豫东成为泽国,也就化为了泡影。”语法:化为泡影动宾式;作谓语;指希望落空。示例:我们要使帝国主义妄图让社会主义中国发生“和平演变”的美梦化为泡影。
- 10 发奋为雄
- 发奋:振作兴起。决心奋斗使自己成为杰出人才出处:孙中山《上李鸿章书》:“虽处布衣而以天下为己任,此其人必能发奋为雄,卓异自立。”语法:发奋为雄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人的志向。
- 11 认贼为子
- 佛家语,比喻错将妄想认为真实。出处:《大方广园觉修多罗经》:“譬如有人,认贼为子,其家财宝终不成就。”语法:认贼为子作谓语、宾语;指把坏人当作亲人。示例:宋·朱熹《寄陈同甫书》:“以断千古之是非,宜指铁为金,认贼为子,而不自知其非也。”
- 12 出榜安民
- 榜:官府告示。张贴告示,安抚百姓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54回:“收军进高唐州城内,先传下将令,休得伤害百姓。一面出榜安民,秋毫无犯。”语法:出榜安民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政府行为。示例:金玉舟《赵匡胤》第40章:“一方面出榜安民,一方面派部下各将,分兵数路,出城打听周保权下落。”
- 13 以德为邻
- 比喻要加强修养,讲求道德出处:宋·范仲淹《奏上时务书》
- 14 占山为王
- 占:占据,霸占;王:统治者。占据山头,自称为王。比喻独霸一方,称王称霸出处:清·姜振名《永庆升平前传》第69回:“第二件是我也不占山为王,不过是与你比并武艺,也就算完了。”语法:占山为王作谓语、定语;指称王称霸。示例:金玉舟《赵匡胤》第三章:“结交了一帮苦兄难弟,占山为王的经历,从头到尾叙述了一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