执两用中简介
执两用中的意思
解释:
指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,采取适宜的办法。
出处:
《礼记·中庸》:“执其两端,用其中于民,其斯以为舜乎?”
语法:
执两用中作谓语;指采取适宜的办法。
成语造句
- 1.形而中学的方法是从两极到中介,执两用中。
- 2.执两用中,以中正为贵,既是认识论,也是方法论。
- 3.“和”与“同”、“中”具有深刻哲理关系。儒家伦理意蕴包含“执两用中”、“和而不同”两个基本方面。
- 4.执两用中"是由"执中"发展而来。先民在长期实践中发现,一切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,故办理任何事情都必须掌握分寸。
- 5.乔家大院是俗称,它的宅名叫“在中堂”,房主人的名字叫乔致庸,庸是中庸的庸,取其不偏不倚,执两用中之意,所以“定宅名为在中堂”。
- 6.这个群体之所以值得特别注意,是因为这个群体既努力兼取两派所长又努力扬弃他们各自的偏执,希望执两用中,不偏不废。
执两用中相关词语
- 1 晋用楚材
- 指一国聘用别国的人材出处:清 严复《按语》:“国之官事,晋用楚材,古今有之,而未闻监榷之政付之他国之吏者也。”语法:晋用楚材作宾语;指引进人才。
- 2 胸中百万兵
- 比喻胸怀雄谋大略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·崔莺莺夜听琴》第二折:“凭着你灭寇功,举将能,两般儿功效如红定,为甚俺莺娘心下十分顺,都只为君瑞胸中有百万兵。”语法:胸中百万兵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
- 3 两言可决
- 两三句话即可决定。 形容寥寥数语就把事情办妥了。出处: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毛遂按剑历阶而上,谓平原君曰:‘从之利害,两言可决耳。’”
- 4 中风狂走
- 中风:像中了邪一样;狂走:发狂般奔跑。形容举止失常,放纵癫狂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朱浮传》:“而伯通中风狂走,自捐盛时。”语法:中风狂走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。示例:清·钱谦益《答徐巨源书》:“大言不惭,中风狂走。”
- 5 恰中要害
- 6 外强中瘠
- 外表上好象很强大,实际上很虚弱。出处:清·黄钧宰《金壶浪墨·英国被兵》:“英夷与俄罗斯两国交恶,俄罗斯方争印度于英夷,积岁构兵,外强中瘠。”语法:外强中瘠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为人。
- 7 万中无一
- 一万个中找不出一两个。指某一类人或事物所占比例极少,相当于成语万里挑一。
- 8 谭言微中
- 说话隐微曲折而切中事理。出处:明沈德符《野获编 督抚 海忠介被纠》:“真所谓谭天微中,可以解纷矣。”语法:谭言微中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说话。
- 9 宅中图大
- 居于中心,谋划四方。指得地势之利。出处:《文选 张衡》:“彼偏居而规小,岂如宅中而图大。”薛综注:“东京居天地之中,所图者四海这外。”语法:宅中图大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示例:其文曰:宅中图大,天开一统之期;自北而南,雷动六师之众。明陶宗仪《辍耕录·檄》
- 10 由中之言
- 出自内心的话。指说话诚恳出处:清·恽敬《辨微论》:“曹操之令,皆由中之言也。”语法:由中之言作宾语;指出自内心的话。
- 11 弹觔估两
- 形容掂量轻重。《古今小说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》:“這裡 陳大郎 拿着東西,又不放手,又不增添,故意走出屋簷,件件的翻覆認看,言真道假、彈觔估兩的在日光中烜耀。”
- 12 弹筋估两
- 指过分仔细地斟酌掂量轻重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第一卷:“故意走出屋檐,件件的翻复认看,言真道假,弹筋估两的在日光中炫耀。”语法:弹筋估两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估算。
- 13 日中必湲
- 见“日中必彗”。
- 14 少吃俭用
- 省吃俭用。出处:清·蒲松龄《翻魇殃》第九回:“你路上少吃俭用,可以到了家,你就快忙走。”语法:少吃俭用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节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