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落狐狸简介
简落狐狸的意思
解释:
抓住狐狸。落,通“络”。比喻制裁奸邪小丑。
出处:
《后汉书 酷吏传 阳球》:“前虽纠诛王甫、段熲,盖简落狐狸,未足宣示天下。愿假臣一月,必令豺狼鸱枭各服其辜。”
语法:
简落狐狸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比喻句。
示例:
公以国家之败由官邪也,方欲条品人物,简落狐狸,易危亡之辙。清 黄宗羲《徐公神碑铭》
简落狐狸相关词语
- 1 参差错落
- 参差:长短、高低、大小不一致。错落:交错、交织的样子。各种不同的事物,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。出处: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十回:“那七个铃便不一齐都响,亦复参差错落,应机赴节。”语法:参差错落作谓语、定语;指交错不齐。示例:朱自清《论雅俗共赏》:“我们看韩愈的‘气盛言宜’的理论和他的参差错落的文句,也正是多多少少在口语化。”
- 2 眼张失落
- 眼睛大张,神态失落。形容不知所措出处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严贡生转身走进舱来,眼张失落的,四面看了一遭。”语法:眼张失落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3 犬迹狐踪
- 喻低弱的身手。出处:元·王实甫《丽春堂》第一折:“他每那祖宗是斑斓的大虫,料想俺将门下无犬迹狐踪。”语法:犬迹狐踪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4 发蒙振落
- 蒙:遮盖,指物品上的罩物;振:摇动。把蒙在物体上的东西揭掉,把将要落的树叶摘下来。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。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汲郑列传》:“好直谏,守节死义,难惑以非。至如说丞相弘,如发蒙振落耳。”语法:发蒙振落联合式;作谓语;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。示例:若一切许其登录,锐意奖进,则去此如发蒙振落,如是而王道荡平,大圜停水之中,无少有坎窞矣。(章炳麟《代议然否论》)
- 5 月落屋梁
- 比喻对朋友的怀念。出处:唐·杜甫《梦李白》诗:“落月满屋梁,犹疑照颜色。”
- 6 水落归槽
- 四溢的洪水流入了河槽。比喻一心惦记着的事有了着落。出处:清·李宝嘉《中国现在记》第十回:“转眼就是腊月,水落归槽,河工也就合龙。”语法:水落归槽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示例:这样的结局让我有水落归槽的感觉
- 7 东零西落
- 零散稀疏。形容衰败。出处:瞿秋白《饿乡纪程》十:“出车站空场上,远远就看见东零西落的房屋,战争时烧毁的建筑,残石剩础,凄然的哀诉资本主义的破产呢。”语法:东零西落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状态。示例:瞿秋白《饿乡纪程》:“出车站空场上,远远就看见东零西落的房屋,战争时烧毁的建筑,残石剩础,凄然的哀诉资本主义的破产呢。”
- 8 一块石头落地
- 比喻放了心,再没有顾虑。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回:“赵温听说大人不见,如同一块石头落地,把心放下,赶忙到承差屋里,将亲供恭恭敬敬的填好,交代明白。”
- 9 落落寡合
- 落落:孤独的样子;不合群。寡:少;合:合群。孤孤单单;很难合群。出处:明 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:“母亲石氏,随父在任,因铁公子为人落落寡合。见事又敢作敢为,恐怕招愆,所以留在家下。”语法:落落寡合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示例:他的文章观点深奥,一定落落寡合。
- 10 落纸如飞
- 形容写字迅捷出处:唐·刘肃《大唐新语》:“词理纵横,文笔灿烂,手不停缀,落纸如飞。”语法:落纸如飞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写字、作画等。
- 11 残章断简
- 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零散不整的诗文字画。编,用来穿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。简,竹简,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片。同“断编残简”。出处:宋 陆游《会稽志序》:“秦汉晋唐以降金石刻,歌诗赋咏,残章断简,靡有遗者。”语法:残章断简作宾语、定语;指残缺不全的书籍。
- 12 发屋求狸
- 拆除房屋以求捕得狸猫。比喻因小失大。出处:《淮南子 说山训》:“坏塘以取龟,发屋而求狸,掘室而求鼠,割唇而治龋,桀跖之徒,君子不与。”语法:发屋求狸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- 13 唇腐齿落
- 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。出处:汉·东方朔《答客难》:“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,慕圣人之义,讽诵诗书百家之言,不可胜记,著于竹帛,唇腐齿落,服膺而不可释。”语法:唇腐齿落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读书等。示例:多立小数,一经至数百万言。致令学者难晓,虚诵问答,唇腐齿落而不知益。《隋书·经籍志一》
- 14 错落不齐
- 形容极不整齐。出处:叶圣陶《皮包》:“十多封来信……开口处错落不齐,是随手撕的。”语法:错落不齐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不整齐。示例:傅英豪《第一座红色广播电台》:“从那一排排错落不齐的窑洞里,透出来的灯光愈来愈稀少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