螳螂黄雀简介
螳螂黄雀的意思
解释:
比喻目光短浅,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。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的略语。
出处:
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十三回:“打虎功思悬赏,杀人身被官拿,试看螳螂黄雀,劝君得意休夸。”
语法:
螳螂黄雀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
螳螂黄雀的近反义词
- 近义词
- 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
螳螂黄雀相关词语
- 1 丛雀渊鱼
- 比喻不行善政,等于把老百姓赶到敌人方面去。语本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为渊驱鱼者,獭也;为丛驱爵(雀)者,鹯也;为汤武驱民者,桀与纣也。”出处: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为渊驱鱼者,獭也;为丛驱爵(雀)者,鹯也;为汤武驱民者,桀与纣也。”语法:丛雀渊鱼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为政等。示例:能办交涉之人日益少,忍辱含垢,民气日靡,丛雀渊鱼,民心渐去。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交涉》
- 2 跳在黄河洗不清
- 比喻很难摆脱干系,避免嫌疑。出处:清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十二回:“我何玉凤这个心迹,大约说破了嘴也没人信,跳在黄河也洗不清,可就完了我何玉凤的身分了!”
- 3 螳螂捕蛇
- 形容只要方法得当,敢于斗争,以弱制强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螳螂捕蛇》:“则一螳螂据顶上,以刺刀攫其首,攧不可去。久之,蛇竟死。”语法:螳螂捕蛇作宾语、定语;指以弱制强。示例:螳螂捕蛇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
- 4 论黄数黑
- 数:数落,批评。背后乱加评论,肆意诽谤别人。出处:元 杨文奎《儿女团圆》第一折:“你入门来便闹起,有甚的论黄数黑。”语法:论黄数黑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示例: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40卷:“是何方劣相酸丁?混入花丛举止轻。看论黄数黑,画影描形。”
- 5 杨生黄雀
- 见“杨雀衔环”。出处:五代·李瀚《蒙求》诗:“杨生黄雀,毛子白龟。”语法:杨生黄雀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6 信口雌黄
- 古时写字用黄纸;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。比喻不顾事实;随口乱说。雌黄:鸡冠石;黄赤色。出处:南北朝 刘孝标《广绝交论》:“雌黄出其唇吻,朱紫由其月旦。”李善注引晋 孙盛《晋阳秋》:“王衍,字夷甫,能言,于意有不安者,辄更易之,时号口中雌黄。”语法:信口雌黄紧缩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示例:如果孙俊英按事实讲也没有什么,但是她加油添醋,信口雌黄,凭空捏造,极尽诬蔑挑拨之能事。(冯德英《迎春花》第二十一章)
- 7 雀角之忿
- 指雀和鼠都能毁人们的房子,就如同打官司一样。比喻打官司带来的烦恼出处:《诗经·召南·行露》:“谁谓雀无角,何以穿我屋?谁谓女无家,何以速我狱。”语法:雀角之忿作宾语;指打官司带来的烦恼。示例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冤狱》:“山村豪气,偶因鹅鸭之争,指起雀角之忿。”
- 8 燕雀处屋
- 见“燕雀处堂”。出处:《孔丛子·论势》:“燕雀处屋,子母安哺,煦煦焉其相乐也,自以为安矣;灶突炎上,栋宇将焚,燕雀颜色不变,不知祸之将及也。”语法:燕雀处屋作谓语、定语;指不知处境危险。示例:燕雀处屋的危险应该考虑
- 9 绾黄纡紫
- 比喻身为高官,地位显贵。出处: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:“有将、相,有卿,尹,有刺史、守、令,或绾黄纡紫,或揽辔褰帷。”
- 10 魏紫姚黄
- 魏紫:千叶肉红牡丹,出于魏仁溥家;姚黄:千叶黄花牡丹,出于姚氏民家。原指宋代洛阳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。后泛指名贵的花卉。出处:宋·欧阳修《绿竹堂独饮》诗:“姚黄魏紫开次第,不觉成恨俱零凋。”语法:魏紫姚黄作宾语;指牡丹花。示例:你素魄儿十分媚,慧心儿百和香,更压着魏紫姚黄。(元 吴昌龄《东坡梦》第三折)
- 11 螳臂当辕
- 螳臂:螳螂的前腿;当:阻挡;辕:借指车。比喻自不量力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,必然失败出处: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四卷:“势弱难敌,谓之螳臂当辕;人生易死,乃曰蜉蝣在世。”语法:螳臂当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自不量力。
- 12 遁迹黄冠
- 谓避开尘世而做道士。出处:刘复《奉答王敬先生》:“原来先生是个留学日本速成法政的学生,又是个‘遁迹黄冠’的遗老,失敬失敬。”语法:遁迹黄冠作谓语、宾语;指隐居。
- 13 黄狸黑狸,得鼠者雄
- 狸:山猫;雄:强有力的。比喻不管用什么方法,只要有好的效果就是好方法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秀才驱怪》:“异史氏曰:‘黄狸黑狸,得鼠者雄。’此非空言也。”语法:黄狸黑狸,得鼠者雄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指取得好效果的方法。示例:黄狸黑狸,得鼠者雄演化为现代的白猫黑猫论
- 14 东门黄犬
- 秦二世二年七月,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,论腰斩咸阳市。临刑谓其中子曰:“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,岂可得乎!”事见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。后以“东门黄犬”作为官遭祸,抽身悔迟之典。出处: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载:秦二世二年七月,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,论腰斩咸阳市。临刑谓其中子曰:“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,岂可得乎!”语法:东门黄犬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后悔。示例:东门黄犬,固以长悲;南阳白衣,何可复得!南朝·陈·徐陵《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