鸿图华构简介
鸿图华构的意思
解释:
宏大华美的建筑景观。
出处:
明·张居正《宫殿纪》:“高皇帝定鼎金陵,文皇帝建都燕蓟,我皇上龙飞襄郢,三大都在寰宇间,皆据百二之雄胜,萃岳渎之灵秀。鸿图华构,鼎峙于南北。”
语法:
鸿图华构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建筑等。
鸿图华构相关词语
- 1 惟利是图
- 一心为利,别的什么都不顾。出处: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勤求》:“由于夸诳,内抱贪浊,惟利是图。”语法:惟利是图作谓语、定语;同“唯利是图”。示例:富自何来?每见贪酷小人,惟利是图,不过使这几家治下百姓卖儿贴妇,充其囊橐,此真狼心狗行之徒!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
- 2 悼心失图
- 悼:哀悼,悲痛;失:失去,丧失;图:意图,主张。因内心哀痛而失去主张出处: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七年》:“孤与其二三臣悼心失图,社稷之不皇,况能怀思君德。”语法:悼心失图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因悲痛而失去了主张。示例:《新唐书·独孤及传》:“忍令宗庙有累危卵之危,万姓悼心失图,臣实惧焉。”
- 3 枯树生华
- 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。出处:《三国志 魏志 刘廙传》:“臣罪应倾宗,祸应覆族……起烟于寒灰之上,生华于已枯之木。”
- 4 悃质无华
- 华:浮夸。至诚而不虚浮。形容真心诚意,毫不虚假出处:明·艾南英《答夏彝仲文书》:“独取太史公所自为赞论序略者读之,其句字可谓悃质无华矣。”语法:悃质无华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人的态度。
- 5 衔华佩实
- 衔:包含;华:比喻文采;佩:佩带;实:果实,比喻文章的思想内容。形容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。也形容草木开花结果。出处: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 徵圣》:“然则圣文之雅丽,固衔华而佩实者也。”语法:衔华佩实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示例:清·钱谦益《复徐巨源书》:“窃观古人文章,衔华佩实。”
- 6 鸿业远图
- 鸿:大。宏伟的事业,远大的志向或谋划。出处:孙中山《上李鸿章书》:“若国家不为体恤,不为保护,则小者无以觅蝇头微利,大者无以展鸿业远图。”语法:鸿业远图作主语、宾语;指人的理想。示例:若国家不为体恤,不为保护,则小者无以觅蝇头微利,大者无以展鸿业远图。(孙中山《上李鸿章书》)
- 7 褫其华衮,示人本相
- 褫:剥夺;衮:礼服;示:展示。剥开华美的外衣,在人前显示本来面目。比喻揭穿别人的伪装出处:鲁迅《书信集·至曹聚仁》:“此种物件,都须褫其华衮,示人本相,庶青年不再乌烟瘴气,莫名其妙。”语法:褫其华衮,示人本相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8 发奋图强
- 下定决心,努力追求进步出处:《人民日报》1959.9.3:“发奋图强、自力更生,对于落后队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改变,当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。”语法:发奋图强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示例:王朔《你不是一个俗人》:“同时在人生的路上发奋图强,逐步实现给自己订的第七个三年计划。”
- 9 鹤归华表
- 晋陶潜《搜神后记》卷一:“丁令威,本辽东人,学道于灵虚山。后化鹤归辽,集城门华表柱。时有少年,举弓欲射之。鹤乃飞,徘徊空中而言曰:‘有鸟有鸟丁令威,去家千年今始归。城郭如故人民非,何不学仙冢垒垒。’遂高上冲天。”后常用“鹤归华表”感叹人世的变迁。出处:晋·陶潜《搜神後记》卷一:“丁令威,本辽东人,学道于灵虚山。後化鹤归辽,集城门华表柱。时有少年,举弓欲射之。鹤乃飞,徘徊空中而言曰:‘有鸟有鸟丁令威,去家千年今始归。城郭如故人民非,何不学仙冢垒垒。’遂高上冲天。”语法:鹤归华表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感叹人生。示例:念亲恩主德总来难报,须教,枕戈汗马,努力塞云边草,儿时得功成大漠,鹤归华表。明·屠隆《昙花记·公子受封》
- 10 膺箓受图
- ①谓帝王得受图箓,应运而兴。图,河图;箓,符命。②道教谓经过修炼,受天地道箓而名列仙籍。
- 11 风华正茂
- 风:风采;华:才华;茂:茂盛;蓬勃。正是风采动人;才华横溢的时候。形容人朝气蓬勃;年轻有为。出处:毛泽东《沁园春 长沙》:“恰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;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。”语法:风华正茂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示例:恰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;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。(《毛泽东诗词 沁园春 长沙》)
- 12 图身忘国
- 图:谋取。只谋取个人的利益而不顾国家的安危出处:唐·白居易《有木诗序》:“余读汉书列传,见佞顺媕婀,图身忘国,如张禹辈者。”语法:图身忘国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13 励精图治
- 励:原作厉;振作;振奋;精:精神;图:设法;谋求;治:治理国家。振奋精神;想办法治理好国家。出处:《宋史 神宗纪赞》:“厉精图治,将大有为。”语法:励精图治联合式;作主语、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。示例:励精图治在勤民,宿弊都将一洗新。(元 马致远《青衫泪》楔子)
- 14 鸿章巨字
- 犹鸿文。 清 梅曾亮 《复上汪尚书书》:“前由 陳中書 所遞至賜書,伏讀數過,鴻章鉅字,光輝薄星辰,聲氣諧《韶》《濩》。”参见“ 鴻文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