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羹见墙简介
见羹见墙的意思
解释:
相传尧去世后,舜仰慕三年,坐则见尧之幻影于墙,食则见尧之幻影于羹。见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。后用以谓对圣贤的思慕。
出处:
相传尧去世后,舜仰慕三年,坐则见尧之幻影于墙,食则见尧之幻影于羹。见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。
语法:
见羹见墙作谓语、宾语;指念念不忘先贤。
示例:
既改旧观,亦资攻苦,见羹见墙,趋绳步矩。清·戴名世《樊川书院碑记》
见羹见墙的近反义词
- 近义词
- 见墙见羹
成语故事
- 传说古代,部落首领尧去世后,禅位给舜,舜很仰慕尧的丰功伟绩及德行操守,处处想以他为榜样。他非常思念尧,在三年内,一坐下就看见尧的影子出现在墙上,一吃饭就看见尧的影子出现在他的肉汤中
见羹见墙相关词语
- 1 神龙见首
- 清赵执信《谈龙录》:“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,曰:‘诗如龙然,首尾爪角鳞鬣,一不具,非龙也。’司寇哂之曰:‘诗如神龙,见其首不见其尾,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,安得全体?’”后以“神龙见首”指诗文跌宕多姿。出处:清·赵执信《谈龙录》:“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,曰:‘诗如龙然,首尾爪角鳞鬣,一不具,非龙也。’司寇哂之曰:‘诗如神龙,见其首不见其尾,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,安得全体?’”语法:神龙见首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
- 2 真知卓见
- 见“真知灼见”。出处:郭沫若《盲肠炎·向自由王国飞跃》:“我的旧信稿,不敢说是甚么真知卓见,不过在此提供出来,聊以供朋友们的讨论罢了。”语法:真知卓见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评论人的看法。
- 3 见兔放鹰
- 看到野兔,立即放出猎鹰追捕。比喻行动及时,适合需要。出处: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:“护圣不似老胡,拖泥带水,只是见兔放鹰,遇獐发箭。”语法:见兔放鹰连动式;作宾语、定语;指有的放矢。示例:当今世情,何人不趋炎附势,见兔放鹰,谁肯结交穷秀才。(明 天然痴叟《石点头 侯官县烈女歼仇》)
- 4 大人不见小人怪
- 旧谓位高或有德者对位低或无德者的过错不见怪。
- 5 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
- 指空前绝后。亦用作讽刺。出处:唐 陈子昂《登幽州台歌》: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”语法: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示例:朱自清《论青年》:“只模糊的看到面前一段儿路,真是‘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’。”
- 6 见钱眼开
- 见到钱财就眉开眼笑。出处:清 李渔《比目鱼 挥金》:“自古道见钱眼开,我兑下一千两银子,与他说话的时节,就拿来摆在面前,他见了自然动火。”语法:见钱眼开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;比喻贪婪爱财。示例:现在的这位中丞,面子上虽然清廉,骨底子是个见钱眼开的人。(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三回)
- 7 羞面见人
- 因感到羞耻而怕见人。出处:《南齐书·刘祥传》:“司徒禇渊入朝,以腰扇鄣日。祥从侧过,曰:‘作如此举止,羞面见人,扇鄣何益?’”语法:羞面见人作谓语、定语;指感到羞耻。
- 8 刮目相见
- 见“刮目相待”。出处:蔡元培《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》:“士别三日,刮目相见。况时阅数载,诸君较昔当必长足之进步矣。”语法:刮目相见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取得显著成绩。
- 9 只见树木
- 一个汉语短语,比喻只看到局部,看不到整体或全部。示例:只见树木,不见森林,犯了看问题很片面的错误。
- 10 一见了然
- 犹一目了然。出处:元·陈栎《勤有堂随录》:“程泰之《禹贡图》,不惬人意,不能使人一见了然。”语法:一见了然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示例:考其同异多寡,为古歌西歌以著之,使览者一见了然。清·戴名世《中西经星同异考序》
- 11 孤行己见
- 不接受别人的意见,固执地照自己的意见行事。出处:毛泽东《论联合政府》:“过去和现在都有这样的人,企图孤行己见,不尊重我们的意见,但是结果都不通。”语法:孤行己见作谓语、主语、宾语;指人固执。示例:过去和现在都有这样的人,企图孤行己见,不尊重我们的意见,但是结果都不通。(毛泽东《论联合政府》)
- 12 大王好见,小鬼难当
- 指头目见面好说话,喽啰们难缠。指走狗借着主人势力敲诈勒索出处:鲁迅《路》:“现在的人间也还是‘大王好见,小鬼难当’的处所。”语法:大王好见,小鬼难当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。
- 13 惩羹吹齑
- 羹:用肉、菜等煮成的汤;齑:细切的冷食肉菜。被热汤烫过嘴,吃冷食时也要吹一吹。比喻受到过教训,遇事过分小心。出处:战国 楚 屈原《九章 惜诵》:“惩于羹者而吹齑兮,何不变此志也?”语法:惩羹吹齑联合式;作谓语;比喻做事过分小心。示例:惩羹吹齑岂其非,亡羊补牢理所宜。(宋 陆游《秋兴》诗)
- 14 大羹玄酒
- 大羹,不和五味的肉汁;玄酒,古代当酒用的水。 喻诗文风格古朴雅淡。
大家在问
羹 字的笔顺写法
羹 字的笔顺怎么写
1、在汉语字典中“ 羹 ”字共有19画,笔顺写法是:点 撇 横 横 竖 横 点 点 点 点 点 撇 横 横 竖 横 横 撇 捺
2、羹的笔顺写法图解:
3、动画演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