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得其龙简介
蜀得其龙的意思
解释:
龙:杰出人物。蜀国得到诸葛亮
出处: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于时以为‘蜀得其龙,吴得其虎,魏得其狗’。”
语法:
蜀得其龙作宾语、定语;指杰出人才。
示例:
俗话说千兵易得、一将难求,朱元璋得到刘伯温的谋划,如虎添翼,几十年中扫平群雄,一统天下,真是蜀得其龙啊。
成语故事
- 三国时期,诸葛家族三个杰出人物即诸葛瑾、诸葛亮、诸葛诞。诸葛瑾任吴国大将军,诸葛亮辅佐刘备建蜀汉政权,与曹操、孙权抗衡,诸葛诞任魏国扬州刺史。史书上评价为蜀国得到一条龙,吴国得到一只虎,魏国只得到一条狗
蜀得其龙相关词语
- 1 不得开交
- 交:相错,纠缠。形容没法解开或摆脱。出处:?语法:不得开交作状语;形容无法了结,不能摆脱。示例:我已经忙得不得开交了
- 2 龙翔凤跃
- 见“龙翔凤舞”。出处:宋·苏轼《告文宣王文》:“诡然如龙翔凤跃。纯乎玉振而金声。”语法:龙翔凤跃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
- 3 药店飞龙
- 飞龙:指中药龙骨。药店里的龙骨。比喻人瘦骨嶙峋。出处:南朝宋乐府《读曲歌》:“自从别郎后,卧宿头不举,飞龙落药店,骨出只为汝。”唐·李商隐《垂柳》诗:“旧作琴台凤,今为药店龙。”语法:药店飞龙作宾语;指人消瘦。
- 4 佐雍得尝
- 比喻助人为善,自己也分享光荣。出处: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省事》:“王子晋云:‘佐雍得尝,佐斗得伤。’此书为善则预,为恶则去,不欲党人非义之事也。”
- 5 凤楼龙阙
- 形容华美的宫阙楼台。出处:唐·韦庄《和集贤侯学士分司丁侍御秋日雨霁之作》诗:“洛岸秋晴夕照长,凤楼龙阙倚清光。”语法:凤楼龙阙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建筑物等。示例:凤楼龙阙并不神秘
- 6 雕龙绣虎
- 比喻写作豪放雄健。出处:明·王世贞《桑民怿》:“桑民怿才名噪一时,几有雕龙绣虎之称。此卷为盛秋官书者,尤多生平得意语。”
- 7 不厌其繁
- 厌:嫌。不嫌繁杂;不嫌麻烦。出处:明 吕坤《呻吟语》:[天]极精细,色色象象,条分缕析而不厌其繁。”语法:不厌其繁作谓语、状语;形容很有耐心。
- 8 欣欣自得
- 犹言欣然自得。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6卷:“朱源在灯下细观其貌,比前倍加美丽,欣欣自得,道声:‘娘子请坐。’”语法:欣欣自得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人的心情等。
- 9 优游自得
- 悠闲如意。出处:汉·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莫不优游而自得,玉润而金声。”语法:优游自得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。示例:吾丈优游自得,心恬体舒,必享龟鹤之寿。宋·苏轼《答杨君素书》
- 10 弥缝其阙
- 弥缝:补救;阙:过错。补救行事的过失。出处: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六年》:“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,昭旧职也。”语法:弥缝其阙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11 支吾其辞
- 支吾:言辞不清。指言语含糊,搪塞应付,不肯爽快地道出实情出处:叶圣陶《秋》:“她心里固然不舒服,脸上却不好意思发作,便支吾其辞说忘了。”语法:支吾其辞作谓语、状语;指言语含糊。示例:黄药眠《面向着生活的海洋》:“他滔滔不绝地说了比河里的水还要多的话,可是一谈到宇宙的根本问题时,却又支吾其辞地说‘不可知’了。”
- 12 得而复失
- 复:又,再。刚得到又失去了。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六回:“孔明变色曰:‘是何言也!得而复失,与不得同。公以此贺我,实足使我愧赧耳!’”语法:得而复失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事物等。示例:清·石玉昆《续小五义》第68回:“再说宝物得而复失,大大不利。”
- 13 尸居龙见
- 居:静居;见:出现。静如尸而动如龙。出处:《庄子 在宥》:“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,无擢其聪明,尸居而龙见,渊默而雷声。”语法:尸居龙见作谓语、定语;指动态和静态。
- 14 七开八得
- 形容反反复复,十分周备。出处:老舍《龙须沟》第三幕:“我找二嘎子去啦,找了七开八得,也找不着他!”语法:七开八得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。示例:他颠算了七开八得,也觉得她的话有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