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威并施简介
恩威并施的意思
解释:
恩:恩惠;威:威严
成语造句
- 1.奖赏制度不过是恩威并施的手段而已。
- 2.他对手下人恩威并施。
- 3.在皇帝恩威并施之下,朝堂之上反对声渐息,留下阵阵颂威,声声万岁响彻刚刚重修的皇城大殿。
- 4.对其他少数民族,他采取恩威并施、宽猛相济的政策。
- 5.君王者,舟也,庶民者,水也,水可载舟亦可覆舟,为上之道,在于赏罚分明,恩威并施,从谏如流,海纳百川。
- 6.在林群看来,富人管教下人,无非就是恩威并施,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,打个耳光给个甜枣,这样下人就得感恩戴德地跪下来给他们磕头。
恩威并施相关词语
- 1 施衿结褵
- 本指古代女子出嫁,母亲将五彩丝绳和佩巾结于其身。后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教训。出处:语出《诗 豳风 东山》:“之子于归,皇驳其马,亲结其缡,九十其仪。”又《仪礼 士昏礼》:“母施衿结帨,曰:‘勉之敬之。夙夜毋违宫事。’”语法:施衿结褵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示例:施衿结褵,虔恭中馈。晋张华《女史箴》
- 2 威福自用
- 指当权者妄自尊大,自以为是
- 3 断然措施
- 断然:果断坚决。坚决果断的解决方法出处:罗广斌《红岩》第17章:“必要时,将采取断然措施,严厉处置害群之马!”语法:断然措施作宾语、定语;指解决办法。示例:我们得尽快采取断然措施
- 4 施谋用智
- 施:施行;智:智慧,计谋。运用策略计谋出处:明·无名氏《破天阵》第四折:“两阵之间,怎生施谋用智,你说一遍,老夫试听者。”语法:施谋用智作谓语、宾语;指人运用计谋。
- 5 同心并力
- 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。出处:汉 贾谊《过秦论下》:“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,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。”语法:同心并力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;含褒义。示例:宋 苏轼《策别十三》:“有寇而战,则同心并力。”
- 6 知恩报恩
- 知道了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就回报别人以恩惠。亦作“知恩报德”,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三折:“掩家里有信行,知恩报恩。”语法:知恩报恩作谓语、宾语;指知恩图报。示例:这虽是小事,也可见得他知恩报恩的诚心。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十二回
- 7 好施乐善
- 施:给予;乐:喜欢;善:好事。喜欢做善事和施舍,指乐于行善,喜欢施舍出处: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5卷:“再说施家,自从施济存日,好施乐善,囊中已空虚了。”语法:好施乐善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为人心地善良。
- 8 无法可施
- 法:办法;施:施展出处: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
- 9 游行示威
- 广大群众为了庆祝、纪念、示威等在街上结队而行出处:邓小平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》:“在这些口号下煽动一部分人游行示威,蓄谋让外国人把他们的言论行动拿到世界上去广为宣传。”语法:游行示威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集会等。
- 10 负恩背义
-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,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。出处:《新唐书·列女传·杨庆妻王氏》:“今负恩背义,自为身谋,可若何?”语法:负恩背义作谓语、定语;指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。示例:负恩背义,人弗戮,鬼斯戮之矣。明·宋濂《燕书》
- 11 轻财好施
- 指不吝惜钱财,喜好施舍。出处: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朱据传》:“谦虚接士,轻财好施,禄赐虽丰而常不足用。”语法:轻财好施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人很大方。示例:明·无名氏《包青天奇案》第八卷:“姓翁名健,家资甚富,轻财好施。”
- 12 一斗米养个恩人,一石米养个仇人
- 送一斗米救人,人会怀感恩。送一石米给人会使人贪得无厌而反目成仇。指对人帮助要看时机与对象出处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22回:“郭先生,自古‘一斗米养个恩人,一石米养个仇人’,这是我们养他的不是了!”语法:一斗米养个恩人,一石米养个仇人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。
- 13 八面威风
- 八面:各方面。形容声势气派十足。出处:元 郑德辉《三战吕布》第三折:“托赖着真天子百灵咸助,大将军八面威风。”语法:八面威风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人很有气势,威风十足。示例:年龄不到五十许,体态虽十分端丽,神情却八面威风。(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十二回)
- 14 威望素着
- 威望:威信,声望;素:一向;着:明显。一向很有威望。出处:《宋史 宗泽传》:“泽威望素着,既至,首捕诛舍贼者数人。下令曰:'为盗者赃无轻重,并从军法。'由是盗贼屏息,民赖以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