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厦之荫简介
广厦之荫的意思
解释:
厦:大房子;荫:遮蔽。指像大房子可以遮风蔽日那样给人们以保护
出处:
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力命》:“进其茙菽有稻粮之味,庇其蓬室若广厦之荫。”
语法:
广厦之荫作宾语;用于比喻句。
广厦之荫相关词语
- 1 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
- 鹬:长嘴水鸟;蚌:有贝壳的软体动物。比喻双方争执不下,两败俱伤,让第三者占了便宜出处:蔡东藩《唐史演义》第三回:“俟关中平定,据险养威,看他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,也不为迟呢?”语法: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。
- 2 垂暮之年
- 垂:将,快要;暮:晚,老年。快要到老年。出处:宋 张元干《庐川词 醉落魄》:“年华垂暮犹离索。语法:垂暮之年作宾语;指老年。示例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四卷第38章:“对于一个进入垂暮之年的老者,我们大约可以对他进行某种评判。”
- 3 置之脑后
- 放在一边不再想起。出处:清 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六回:“孔黄二人自问无愧,遂亦置之脑后。”语法:置之脑后偏正式;作谓语;含贬义。示例:贾家三兄弟自从拜在姚拨贡名下,便把这孟老夫子置之脑后。(清 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十四回)
- 4 华衮之赠
- 华衮:古代帝王的礼服。形容贵重的赠与出处:晋·范宁《谷梁传序》:“一字之褒,宠逾华衮之赠;一言之贬,辱过市井之挞。”语法:华衮之赠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5 神至之笔
- 形容艺术作品的技法非常奇妙。出处:清·侯方域《倪云林十万图记》:“其皱擦勾斫、分披纠合,无一不备神至之笔,岂可以一律论耶!”语法:神至之笔作宾语;多用于文学作品等。
- 6 百舌之声
- 比喻唠叨、多嘴。出处: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说山训》:“人有多言者,犹百舌之声;人有少言者,犹不脂之户也。”语法:百舌之声作宾语;指人嘴多。
- 7 中心藏之
- 中心:内心,心中。深深地记在心里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服桑》:“中心藏之,何日忘之。”语法:中心藏之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示例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仇隙》:“后秀为中书令,岳省内见之,因唤曰:‘孙令忆畴昔周旋不?’秀曰:‘中心藏之,何日忘之。’”
- 8 默而识之
- 默:不语,不说话。识:记。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。
- 9 烟火之警
- 烟火:烽火。烽火的警报。指发生战事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匈奴传》:“北边自宣帝以来,数世不见烟火之警,人民炽盛,牛马布野。”语法:烟火之警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10 润笔之资
- 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出处: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四卷:“以物求文,谓之润笔之资;因文得钱,乃曰稽古之力。”语法:润笔之资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示例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0卷:“他两个便将五钱银子,送秀才做润笔之资。”
- 11 一朝之忿
- 朝:早晨;忿:气忿。一时的气忿。出处:《论语·颜渊》:“一朝之忿,忘其身,以及其亲,非惑与?”语法:一朝之忿作宾语;指一时的气忿。示例:小人一朝之忿,曾身之不遑恤,非其性之尽也。(《二程全书 粹言二》)
- 12 一世之雄
- 雄:英雄豪杰。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。出处:宋 苏轼《赤壁赋》:“固一世之雄也,而今安在哉!”语法:一世之雄偏正式;作宾语;含褒义。示例:冰心《再寄小读者》:“有许多感想,真不知从哪里说起——先从‘一世之雄’的‘大英帝国’说起吧!”
- 13 言外之味
- 语言中含而不露的深长意味。出处: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二二:“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。惜不于意境上用力,故觉无言外之味,弦外之响,终落第二手。”语法:言外之味作宾语;用于说话或文辞等。
- 14 灵蛇之珠
- 即隋珠。原比喻无价之宝。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。出处:《淮南子·说览冥训》:“譬如惰侯之珠,和氏之璧,得之者富,失之者贫。”语法:灵蛇之珠作宾语;指无价之宝。示例:当此之时,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,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。(三国魏 曹植《与汤德祖书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