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三览四简介
巴三览四的意思
解释:
比喻说话拉扯,没有中心。
出处:
元 萧德祥《杀狗劝夫》第四折:“我说的丁一确二,你说的巴三览四。”
语法:
巴三览四联合式;作谓语;指胡乱说话。
巴三览四的近反义词
- 近义词
- 东拉西扯
巴三览四相关词语
- 1 三茶六礼
- 犹言明媒正娶。我国旧时习俗,娶妻多用茶为聘礼,所以女子受聘称为受茶。六礼,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六种仪式。参阅明陈耀文《天中记》卷四四、《仪礼 士昏礼》。出处:我国旧时习俗,娶妻多用茶为聘礼,所以女子受聘称为受茶。六礼,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六种仪式。参阅明陈耀文《天中记》卷四四、《仪礼·士昏礼》。语法:三茶六礼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婚姻等。示例:鲁迅《彷徨·离婚》:“他就是着了那滥婊子的迷,要赶我出去。我是三茶六礼定来的,花轿抬来的呵!”
- 2 楚歌四面
- 比喻四面被围,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。出处:清 陈维崧《河传 虞美人花》词:“楚歌四面,战旗一片,岁岁江东。”语法:楚歌四面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处境等。
- 3 下里巴人
- 下里:乡里;巴人:巴蜀的人民。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。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。出处:战国 楚 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客有歌于郢中者,其始曰:《下里巴人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。”语法:下里巴人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示例:毛主席号召革命文艺工作者要处理好普及和提高的关系,不能只搞“阳春白雪”,不搞“下里巴人”。
- 4 牵三扯四
- 牵:牵连;扯:拉。牵扯其他的事情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3回:“罢,罢,罢。你不能拿了金凤来,不必牵三扯四乱嚷。我也不要那凤了。”语法:牵三扯四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牵扯。
- 5 四体不勤
- 四肢不劳动。形容脱离劳动。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微子》:“子路问曰:'子见夫子乎?'丈人曰:'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孰为夫子?'”语法:四体不勤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示例:刘绍棠《瓜棚柳巷》:“你也该学一学人家眉妹子,不应四体不勤,好逸恶劳。”
- 6 鼓噪四起
- 鼓噪:鸣鼓喧哗。四面战鼓响起,声势浩大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如遇魏兵,不可大击,只鼓噪呐喊,以疑兵惊之。”语法:鼓噪四起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战争等。
- 7 张三吕四
- 泛指某人或某些人出处:宋·何承裕《戏为举子对句》诗:“晓来狗吠张三妇,日暮猿啼吕四妻。”语法:张三吕四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8 昼日三接
- 一日之间三次接见。形容深受宠爱礼遇。出处:《易·晋》:“康侯用锡马蕃庶,昼日三接。”孔颖达疏:“昼日三接者,言非惟蒙赐蕃多,又被亲宠频数,一昼之间,三度接见也。”语法:昼日三接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示例:摘笔摛词,当筵授简,叨陪昼日三接。明·汪道昆《高唐梦》
- 9 三天两头
- 隔一天,或几乎每天。形容经常、频繁。出处:老舍《我这一辈子》:“我三天两头的到这里来巡逻。”语法:三天两头作状语;指经常。示例:章诒和《往事并不如烟·君子之交》:“好像我们这一老一少,是三天两头来这里串门聊天的。”
- 10 巴巴结结
- ①勉强,凑合。②勤恳;辛劳。③形容说话不流利。出处:①《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》:“光阴迅速,大娘子在家巴巴结结将近一年。”②《古今小说任 孝子烈性为神》:“任珪天明起来,辞了父亲入城去了。每日巴巴结结,早出晚回。”语法:巴巴结结作定语、状语;指人说话或做事。示例:他巴巴结结地说不了几句。
- 11 三老四少
- ①老少众人。②方言。称参加青帮的人。犹言老少爷们或兄弟爷们。
- 12 三言两句
- 见“三言两语”。出处:元·关汉卿《救风尘》第二折:“我到那里,三言两句,肯写休书,万事俱休。”元·武汉臣《生金阁》第二折:“哥哥你放心者,老身到那里,不消三言两句,管教他随顺哥哥便了。”语法:三言两句作主语、宾语、状语;用于说话简明。示例:半月前有媒婆来曾说亲,不拟三言两句便说成。元·无名氏《小孙屠》第八出
- 13 三头两日
- 三二天。形容时间相隔很近。出处: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六回:“一切日用盘费,三头两日俱是通州差人送来。”语法:三头两日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口语。
- 14 三推六问
- 推:推究;问:审问。旧时指反复审训。出处:元 孙仲章《勘头巾》第三折:“有他娘子将小人告到官中,三推六问,吊拷绷扒,打的小人受不过,只得屈招了。”语法:三推六问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反复审讯。示例:马烽《吕梁英雄传》第24回:“三推六问我也没露一句真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