样样俱全简介
样样俱全的意思
解释:
俱:全。一切齐全,应有尽有
出处:
曲波《林海雪原》:“有你的活证据,人证物证样样俱全。”
语法:
样样俱全作谓语;用于口语。
示例:
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二卷:“有唱民歌的,也有唱革命群众歌曲的,五花八门,样样俱全。”
样样俱全的近反义词
- 近义词
- 一应俱全
成语造句
- 1.出售资讯:世界上最小的国家,国旗、邮票、货币、护照样样俱全。
- 2.深圳真繁荣啊!吃的、喝的、玩的,五花八门样样俱全。
- 3.又是一年落叶黄,天高云淡传清凉;金秋十月家家忙,硕果累累遍地仓;早晚温降添衣裳,爱惜身体保健康;寒露送你祝福拿筐装,福禄寿财运样样俱全!
- 4.在罗马,从特别高级的用品到时髦的小东西样样俱全,是欧洲最容易买到又好又便宜的东西的地方。
- 5.书,是酸酸的杨梅,咬一口,让你情不自禁的落泪;书,是一罐蜂蜜,尝一口,让你回味无穷;书,是一包苦药,让你记住这次教训;书,是一根火红的辣椒,让你吃了第一次,不敢再吃第二次。在书中,酸甜苦辣样样俱全。
- 6.一位春兰花园的业主说春兰花园的物业管理从一开始就不好,脏、乱、差样样俱全。
样样俱全相关词语
- 1 全身远害
- 远:离。保全生命,远离灾害、危害之地。亦作“远害全身”、“全身远祸”、“潜身远祸”。出处:《诗经·王风·君子阳阳序》:“君子遭乱,相招为禄仕,全身远害而已。”语法:全身远害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。示例: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60回:“不如弃了这官职,隐迹埋名,全身远害,岂不为美?”
- 2 二罪俱罚
- 罚:处罚。前后两桩罪过一并处罚出处:元 无名氏《飞刀对箭》第二折:“赢了将功折过,输了二罪俱罚。”语法:二罪俱罚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。示例: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八回:“你既上界违法,今又不改凶心,伤生造孽,却不是二罪俱罚?”
- 3 福禄双全
- 福:福气;禄:俸禄。既有福气,又做官,享受俸禄。出处:元·贾仲名《对玉梳》第四折:“俺如今福禄双全,稳拍拍的绿窗下做针线。”语法:福禄双全作谓语;指当官。示例:明·沈受先《三元记·秉操》:“愿他多生贵子,福禄双全。”
- 4 水陆俱陈
- 形容菜肴之丰盛。
- 5 计出万全
- 万全:非常安全周到。形容计划非常稳当周密,决不会发生意外。出处:元 戴良《论长孙无忌》:“无忌于此,亦可谓计出万全矣。”语法:计出万全动宾式;作宾语;指谋划万无一失。示例:不过这种事情,其势已迫,不能计出万全的。(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十六回)
- 6 全然不顾
- 是一般指专心地做某事。示例:他大模大样地从我们眼前走过去了,全然不顾大伙的存在!
- 7 玉石俱摧
- 犹玉石俱焚。出处:《晋书·索綝传》:“孤恐霜威一震,玉石俱摧,又《慕容德载记》:“脱履机不发,必玉石俱摧。”语法:玉石俱摧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同归于尽。
- 8 装模装样
- 指故意做作,故做姿态给人看出处:鲁迅《呐喊·社戏》:“只有我急得要哭,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,说万不能装模装样,怕又招外祖母生气,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,说是怕外祖母要担心。”语法:装模装样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故做姿态。
- 9 责备求全
- 犹言求全责备。出处: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卷一:“仅有某某数字,于四声未合,即姑置而过存之,亦孰为责备求全者。”语法:责备求全作谓语、定语;指过分要求。示例:责备求全论已苛,阳秋贬笔未宜多。柳亚子《偕蕴山谈时事感赋蒹示燕叟》诗
- 10 声色俱厉
- 俱:全;都。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。指人对不满的事表现得非常愤慨激动。出处:《晋书 明帝纪》:“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:‘皇太子何以德称?’声色俱厉,必欲使有言。”语法:声色俱厉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说话的语气。示例:达夫更决绝地说了一句,“不停办我是不寄稿的!”说得有点声色俱厉的程度。(郭沫若《革命春秋 创造十年》)
- 11 全无心肝
- 比喻不知羞耻。出处:《南史 陈纪下 后主》:“隋文帝曰:‘叔保全无心肝。’”语法:全无心肝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示例:观其孜孜憨笑,似全无心肝者。(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婴宁》)
- 12 踏破芒鞋没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
- 到处寻找都没找到,却由偶然的机会轻易得到了出处: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18回:“往上一瞧,正是那日晚上地藏庵遇着的一群俊俏后生,心中欢喜不尽,暗说道:‘踏破芒鞋没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。’”语法:踏破芒鞋没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口语。
- 13 远害全身
- 保全自身,远离祸害出处:《梁书·袁昂传》:“岂若翻然改图,自招多福,进则远害全身,退则长守禄位。”语法:远害全身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。示例:鲁迅《而已集·谈所谓》:“仍然都不用真姓名,将罗马字来替代,既非欧化,也不是‘隐恶扬善’,只不过‘远害全身’。”
- 14 求全之毁
- 毁:毁谤。一心想保全声誉,反而受到了毁谤。出处:先秦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上》:“有不虞之誉,有求全之毁。”语法:求全之毁偏正式;作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示例:既熟惯,便更觉亲密;既亲密,便不免有些不虞之隙,求全之毁。(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