愁眉苦目简介
愁眉苦目的意思
解释:
愁眉:紧皱眉头。愁苦的样子。形容人忧愁苦恼
出处:
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02回:“只见一个人在那里和亮臣说话,不住的嗳声叹气,满脸的愁眉苦目。”
语法:
愁眉苦目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发愁、苦恼或焦急。
英语翻译
- 英语:
wear a deep frown on one's face
愁眉苦目相关词语
- 1 不胜其苦
- 胜:禁得起。不能忍受那种苦楚出处:唐 白行简《李娃传》:“乃徒行出至曲江西杏园东,去其衣服,以马鞭鞭之数百,生不胜其苦而毙。”语法:不胜其苦作谓语;指十分痛苦。
- 2 无边苦海
- 苦海:比喻极困苦的环境。佛家语,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出处:明·许三阶《节侠记·订访》:“打破了几座愁城,跳出那无边苦海。”语法:无边苦海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安慰人。
- 3 用心良苦
- 费劲心血出处:清·钱谦益《题怀麓堂诗钞》:“孟阳于恶疾沉痼之后,出西涯之诗疗之,曰:‘此引年之药物,亦攻毒之箴砭,其用心良亦苦矣。’”语法:用心良苦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别有用心。示例:你四处关说拜托,就是为他谋一份好工作,真是用心良苦。
- 4 苦苦哀求
- ◎ 苦苦哀求kǔkǔ-āiqiú[piteously entreat] 用低沉而悲哀的声音一再恳求敲门,苦苦哀求允许…进来示例:任随苦苦哀求主考官就是不准吴琛再进考场。
- 5 一叶蔽目,不见泰山
- 蔽:遮挡;泰山:山名。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,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。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体出处:《鹗冠子·天则》:“一叶蔽目,不见泰山;两耳塞豆,不闻雷霆。”语法:一叶蔽目,不见泰山作宾语、定语;指头脑简单。
- 6 怵心刿目
- 怵:恐惧;刿:刺伤。看到某种事物或景象使人痛心出处:宋·葛立方《韵语阳秋》:“陶潜谢脁诗皆平淡有思致,非后来诗人怵心刿目雕琢者所为也。”语法:怵心刿目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事物等。
- 7 众目共睹
- 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到了。形容非常明显,亦作“众目共视”、“众目具瞻”。出处:宋·何尚之《答宋文帝赞扬佛教事》:“且观世大士所降近验,并即表身世,众目共睹,祈求之家,其事相继。”语法:众目共睹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示例: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二卷:“这是小人们众目共睹。只银子数目多少,小人不知。”
- 8 愁城难解
- 愁城:愁苦的境地。 形容难以摆脱愁苦的境地。出处:狂吟烂醉君无笑,十丈愁城要解围。 宋·陆游《剑南诗稿·山园》
- 9 迫于眉睫
- 比喻事情临近眼前,十分急迫。出处:梁启超《论中国成文法编制之沿革得失》第五章:“于新法典编纂之必要迫于眉睫。”语法:迫于眉睫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示例:鲁彦《西安印象》:“于是当今国难日急,版图变色,亡国灭种之祸迫于眉睫之时,国民政府派大员西上致祭了。”
- 10 愁红惨绿
- 红、绿:指花、叶。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。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。出处:宋 柳永《定风波》词:“自春来,惨绿愁红,芳心是事可可。宋 辛弃疾《鹧鸪天 赋牡丹》词:“愁红惨绿今宵看,恰似吴宫教阵图。语法:愁红惨绿作宾语;指人的心情。示例:春初透,花正结,正愁红惨绿时节。(元 兰楚芳《愿成双 春思》)
- 11 道路侧目
- 侧目:侧目而视。在路上相遇,不敢交谈,以目示意。形容政治黑暗暴虐出处:《元史·阿鲁诨萨理传》:“所在囹圄皆满,道路侧目,无敢言者。”语法:道路侧目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时局等。示例:冰心《晚晴集·追念振铎》:“在‘四害’横行,道路侧目的时期,我常常想到振铎,还为他的早逝而庆幸!”
- 12 目不暇接
- 暇:闲暇;接:接收。可看的东西太多;眼睛都忙得看不过来了。出处:清 郑燮《潍县署中与舍弟墨之二》:“见其扬翬振彩,倏来倏往,目不暇给。”语法:目不暇接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令人后。示例:一切艺术的道理也是这样,单一必然导致枯燥。而丰富多采、目不暇接则是绝大多数人所欢迎的。(秦牧《菊花与金鱼》)
- 13 愁眉泪眼
- 皱着眉头,掉下眼泪。形容愁苦悲伤的样子出处:元 方伯成《端正好 忆别》套曲:“我痛着迷不似今番,愁眉泪眼。恨别离最易,恨见应难。”语法:愁眉泪眼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悲苦的样子。示例:茅盾《虹》四:“她好像是一个失败的革命者为要撑拄着自己不陷入悲观和消沉,便不得不盛气斥骂那些愁眉泪眼的同难者。”
- 14 研精苦思
- 精心研究,深入思考。同“研精覃思”。出处:宋 王令《答刘公著微之书》:“研精苦思,扪隙发罅,以窥求门户。”语法:研精苦思作谓语;指精心研究,深入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