极口项斯简介
极口项斯的意思
解释:
谓满口赞誉。项斯、唐代诗人,为杨敬之所器重,敬之赠诗有“平生不解藏人善,到处逢人说项斯”之句。
出处:
明·袁宏道《与钱象先生》:“仆极口项斯矣。茂苑虽多士,当今无出公右者。”
语法:
极口项斯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赞誉。
极口项斯相关词语
- 1 纵理入口
- 纵理:嘴两角的横纹。迷信说法,认为嘴两角的横纹进入口里,是饿死的相貌出处: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绛侯周勃世家》:“许负指其口曰:‘有纵理入口,此饿死法也。’”语法:纵理入口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2 唇焦口燥
- 焦:干。形容说话过多而口唇干燥。出处:唐 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公然抱茅入竹去,唇焦口燥呼不得。语法:唇焦口燥作谓语、状语;形容费尽口舌。示例:他说得唇焦口燥,可是没多少人能听懂。
- 3 阖门百口
- 指全家所有人出处:南朝宋 范晔《后汉书 赵岐传》:“我北海孙宾石,阖门百口,势能相济。”语法:阖门百口作宾语;指全家所有人。示例:臣阖门百口,仰戴隆恩,无可报答,惟有竭诚尽力,为臣死忠,为子死孝,庶以少酬造之万一耳。明张居正《归葬事毕谢恩疏》
- 4 锦胸绣口
- 犹言锦心绣口。出处:清·湘灵子《轩亭冤》序:“锦胸绣口,居然妙绪环生。”语法:锦胸绣口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文章等。
- 5 缄口不语
- 形容不愿说话或不敢说话。出处:唐代诗人杜荀鹤的《闻子规》
- 6 强弩之极
- 犹强弩之末。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韩长孺列传》:“且强弩之极,矢不能穿鲁缟;冲风之末,力不能漂鸿毛。”语法:强弩之极作宾语、定语;指力尽了。
- 7 赞不容口
- 赞:称赞。赞美的话嘴里已容纳不下出处: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39回:“圣公待其书完,接过讽咏,觉情文交至,于无可形容处形容出来,与历来名人所题另是一付杼轴,不禁赞不容口。”语法:赞不容口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8 螽斯振羽
- 语本《诗·周南·螽斯》:“螽斯羽,詵詵兮,宜爾子孫,振振兮。”后以“螽斯振羽”谓子孙众多。 明 无名氏 《鸣凤记·夏公命将》:“願將樛木連枝舉,早見螽斯振羽飛。”参见“ 螽斯 ”。
- 9 心口相应
- 想的与说的相一致。出处:唐·慧能《坛经·般若品》:“口念心行,则心口相应。”语法:心口相应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示例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4回:“若得嫂嫂这般做主最好;只要心口相应,却不要心头不似口头。”
- 10 穷极其妙
- 形容极其美好出处:唐·无名氏《巴西侯传》:“又美人十数,歌者舞者,丝竹既发,穷极其妙。”语法:穷极其妙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美好。
- 11 九州八极
- 九州:中国古代地域共划分为九州;八极:九州之外最边远的地方。指天下所有远近的地区。出处:《淮南子·地形训》:“天地之间,九州八极。”
- 12 极往知来
- 通晓过去,预知未来。出处:唐·柳宗元《迎长日赋》:“探赜索隐,得郊祀之元辰;极往知来,正邦家之大体。”语法:极往知来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13 悦耳至极
- 源自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科书笑源写的《姥姥的剪纸》中:我看惯也记牢了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,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,悦耳至极。形容非常好听。
- 14 妄口巴舌
- 比喻胡言乱语。有时也指造谣污蔑。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20回:“只要自己拿定主意,必定还要妄口巴舌血淋淋的起这样恶誓么?”语法:妄口巴舌作谓语、宾语;指造谣污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