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短三粗简介
五短三粗的意思
解释:
形容人身材矮小但很粗壮
出处:
清·无名氏《刘公案》第三回:“姓陈名叫大勇,年有三十五六岁,生的五短三粗,相貌魁伟。”
语法:
五短三粗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口语。
示例:
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二卷第31章:“他拿一个五短三粗的磨棍,一边打枣,一边嘴里还唱着信天游,把《打樱桃》随心所欲地改成了《打红枣》——”
五短三粗的近反义词
- 近义词
- 五大三粗
成语造句
- 1.修订后的粗糙草稿把多法因描写得五短三粗。
- 2.周昊闻言,心底一阵感动,没想到侯胖子长得五短三粗的,心思却这般细腻。
- 3.就在这时,李明亮已经过来了,和他一起抬肉的是五短三粗的铁匠张龙。
- 4.那五短三粗的家伙倒是个人物,能这么快进入状态足见其心理承受能力,估计是一骨灰级玩家。
- 5.领头的捕快三十出头,四十不到的年纪,苦瓜脸,三角眼,最特别是他那又红又大的酒糟鼻子,身材五短三粗,腰圆体壮,极为威猛。
- 6.没过几个呼吸,只见一个身高不足一米五,脑袋大的似铜锣,五短三粗的黑胖子跪在允武殿当中朝杨广拜道。
英语翻译
- 英语:
(of stature) short and strong <short and sturdy>
五短三粗相关词语
- 1 论长道短
-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出处: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两个商议定了,一对儿论长道短。”语法:论长道短作谓语、宾语;同“说长道短”。示例:我们不要对别人论长道短
- 2 三纲五常
- 指我国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提倡的伦理道德。三纲;即父为子纲、君为臣纲、夫为妻纲。五常;即仁、义、礼 、智、信。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为政》:“周因于殷礼,所损益可知也。”何晏集解:“马融曰:‘所因,谓三纲五常也。’”语法:三纲五常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指封建的道德规范。示例:先生九经皆通,无书不读,岂不晓三纲五常之理?(元 贾仲名《萧淑兰》第二折)
- 3 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
- 短:不足,长:有余。比喻各有长处,也各有短处,彼此都有可取之处。出处:战国 楚 屈原《楚辞 卜居》:“夫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,物有所不足,智有所不明,数有所不逮,神有所不通。”语法: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复句式;作分句、定语;比喻各有所长。示例:但古人云:“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。”我们只要尽忠辅佐闯王,总还是有可用之处。(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四十八章)
- 4 家长里短
- 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。出处: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75回:“这一关了门,他再问我家长里短的事,我对不来,却不弄走了风,被他拿住?”语法:家长里短联合式;作宾语;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。示例:这一关了门,他再问我家长里短的事,我对不来,却不弄走了风,被他拿住?(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七十五回)
- 5 论长说短
-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。出处:清·褚人获《坚瓠十集·卷堂文》:“算功课论长说短,欲诉无门。”语法:论长说短作谓语、宾语;同“说长道短”。示例:梁启超《论今日各国待中国之善法》:“则分疆画界之时,此多彼寡,论长说短,岂能无争。”
- 6 折臂三公
- 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出处:唐·刘禹锡《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诗》:“上车著作应来问,折臂三公定送方。”语法:折臂三公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7 舍短录长
- 舍:放弃;短:短处,缺点;录:采纳;长:长处,优点。指舍弃其缺点,汲取其长处出处:宋·朱熹《丞相魏国陈正献公行状》:“谓宜广收博采,舍短录长,用之绳墨之外,责以事业之成,勿拘小节,勿课近效。”语法:舍短录长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。示例:《清史稿·世祖纪》:“若舍短录长,则人有微技,亦获见用。”
- 8 喙长三尺
- 喙:嘴。嘴长三尺。形容人善于辨说。出处:庄周《庄子 徐无鬼》:“丘愿有喙三尺。”语法:喙长三尺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人能言善辩。示例:明·陈继儒《珍珠船》第三卷:“太牢牛僧孺,少牢杨虞卿,喙长三尺。”
- 9 三头六证
- 众多的人证。出处:克非《春潮急》:“心想,横竖抵死不认帐,只你徐元菊一个人,缺少三头六证,未见得就给我说死了。”语法:三头六证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。
- 10 没三没四
- 不三不四,行为不端正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31卷:“还有几个没三没四帮闲的,专一在街上寻些空头事过日子。”语法:没三没四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形容人的品行不好。
- 11 三复斯言
- 三复:多次反复;斯言:这句话。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。形容对它极为重视。出处: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南容三复《白圭》。”朱熹注:“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之篇曰:‘白圭之玷,尚可磨也;斯言之玷,不可为也。’南容一日三复此言。”语法:三复斯言作谓语;形容对它极为重视。示例:愿天下有心人三复斯言而早为之所焉可耳。(严复《原强》)
- 12 三句话不离本行
- 行:行当,职业。指人的言语离不开他所从事的职业范围。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四回:“每到一处,开口三句话不离本行,立刻从怀里掏出捐册送给人看。”语法:三句话不离本行作谓语、宾语,分句;指谈论职业内的事。示例:熊召政《张居正》第二卷第23回:“看看你,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,不行,也得罚酒。”
- 13 三夫之对
- 见“三夫之言”。出处:《晋书·王濬传》:“今臣之信行,未若曾参之著;而谗构沸腾,非徒三夫之对,外内扇助,为二五之应。”语法:三夫之对作宾语、主语;指流言。
- 14 五里雾中
- 比喻模糊恍惚、不明真相的境界。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张楷传》:“性好道术,能作五里雾。”语法:五里雾中偏正式;作宾语;含贬义。示例:郭沫若《关于非正式五人小组》:“对于政协各项协议不大明了的朋友,或许到现在都还在五里雾中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