伐功矜能简介
伐功矜能的意思
解释:
伐、矜:夸耀。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。形容居高自大,恃才傲物。
出处:
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奉法循理之吏,不伐功矜能,百姓无称,亦无过行。”
语法:
伐功矜能作谓语、定语;指自我吹嘘。
示例:
《七国春秋平话》后集中卷:“齐王伐功矜能,谋不逮下,废黜贤良,信任谄谀。”
伐功矜能的近反义词
- 近义词
- 自吹自擂
伐功矜能相关词语
- 1 能忍自安
- 能忍则安,读作:néng rěn zì ān。该词的意思是能够忍耐,心情自然平静。
- 2 计功补过
- 计:考定。过失。考定一个人的功绩以弥补其过失。出处:汉·荀悦《汉纪·元帝纪》:“齐恒先有匡周之功,后有来项之罪,君子计功补过。”语法:计功补过作谓语;指考定他的功绩以弥补其过失。
- 3 不矜细行
- 指不注重小事小节。出处:语出《书 旅獒》:“不矜细行,终累大德。”语法:不矜细行作谓语、定语;指不拘小节。示例:顾又噭然哀鸣,忘夙债而念夙隙,是先生犹有蓬之心也。所谓不矜细行者,乃至此乎?清·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阮龙光》
- 4 积不相能
- 积:积久而成的;能:亲善。指一向不和睦。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吴汉传》:“君与刘公积不相能,而信其虚淡,不为之备,终受制矣。”语法:积不相能兼语式;作谓语;指一向不和睦。示例:再有那狭量的人,以及平日与他积不相能的,遂拿着稿子去见东家,说他种种不是。(《晚清文学丛钞 黑籍冤魂》第二十二回)
- 5 照功行赏
- 按照功劳大小给予不同奖赏。出处:明 郭勋《英烈传》第二十八回:“卿等俱宜协力同心,辅成大事,所有富贵,我当照功行赏。”语法:照功行赏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- 6 全能全智
- 见“全智全能”。出处:郭沫若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》第一篇第二章第二节:“它是‘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’的全能全智。”语法:全能全智作宾语、定语;指无所不知,无所不能。示例:世界上没有全能全智的人
- 7 尺寸之功
- 尺寸:形容数量少。微末的功劳。出处: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燕策一》:“夫民劳而实费,又无尺寸之功,破宋肥仇,而世负其祸矣。”语法:尺寸之功偏正式;作宾语;指微小的功劳。示例:臣学疏才拙,当少壮时,尚不能建立尺寸之功,况今老耄,筋力既竭,语言发喘,安能犯颜进说,动千乘之听呼?(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
- 8 功归冕旒
- 人们总是把功劳算在领袖一个人出处:新千字文
- 9 前功尽弃
- 以前的功劳、成绩完全丢失;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。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周本纪》:“今又将兵出塞,过两周,倍韩,攻梁,一举不得,前功尽弃。”语法:前功尽弃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示例:皇上叫你去带兵,或是打土匪,或是打洋人,打赢了还好,打输了,岂非前功尽弃,自寻苦恼。(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四十九回)
- 10 匡合之功
- 匡:纠正;匡合:把天下纳入正轨。指治理国家的功劳出处:汉·王褒《圣主得贤臣颂》:“齐桓设庭燎之礼,故有匡合之功。”语法:匡合之功作宾语;用于大功劳。
- 11 能上能下
- 谓干部不计较职位高低,不论处于领导岗位或在基层从事实际工作,都能踏踏实实地干。实行能上能下,是对干部职务终身制的一项重要改革。出处:丁玲《风雪人间》上卷:“一个共产党员随时随地都是真正的战士,能上能下,能与人民共患难,同安乐!”语法:能上能下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可以上下活动。示例:邓小平《执政党的干部问题》:“我提出干部能上能下,是不是可以试验一下,先从基层做起。”
- 12 举贤任能
- 举:推荐,选拔。举荐贤者,任用能人。出处:《礼记 大传》:“三曰举贤,四曰使能。”语法:举贤任能作谓语、宾语;指选拔人才。示例:举贤任能,使各尽力以保江东,我不如卿。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九回)
- 13 武王伐纣
- 是指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,最终建周灭商的历史事件。
- 14 无所不能
- 没有什么不能做的。指样样能做。出处: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卷二十一:“近岁迎紫姑者极多,大率多能文章歌诗,有极工者,予屡见之,多自称蓬莱谪仙,医卜无所不能,棋与国手为敌。”语法:无所不能作谓语、定语;指样样能做。示例:从小风流俊雅,无所不能。(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十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