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顾之忧简介
后顾之忧的意思
解释:
顾:回视;后顾:回过头照顾。指来自后方或将来的忧患。
出处:
北齐 魏收《魏书 李沖传》:“朕以仁明忠雅,委以台司之寄,使我出境无后顾之忧,一朝忽有此患。”
语法:
后顾之忧偏正式;作宾语;指后方的忧患。
示例:
将军为殿,寡人后顾之忧矣。(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六十二回)
成语造句
- 1.孩子今年考上了研究生,这下我就没有后顾之忧了。
- 2.医疗保险免除了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。
- 3.爱情的基础就是相互信任,然后达到心心相印,你对她爱的深,对自己没有信心,才产生怀疑,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增强信心,就无后顾之忧了。
- 4.奶奶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免去了爸爸妈妈的后顾之忧。
- 5.厂里给张师傅的儿子安排了工作,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。
- 6.他不是我的避风港,不是我的靠山,而是我的伙伴。我们俩之间不存在谁保护谁,谁照顾谁。从男孩变成男人真正的蜕变,就是为自己的行为负责,替黎安扫除后顾之忧。
成语故事
- 北魏有名宰相李冲办事认真公正,深得孝文帝的信赖。孝文帝每次出征,他都将朝中的事打点得井然有序。李冲病故后,孝文帝痛惜不已,在他的墓前说道:“我如出征,朝事交给你就无后顾之忧了。”
英语翻译
- 英语:
the worries behind
- 日语:
後顧の憂
- 俄语:
беспокóйство за исхóд
- 其他:
<德>Furcht vor Unruhen im Hinterland <Sorge um Rückendeckung>
后顾之忧相关词语
- 1 旦夕之危
- 旦夕:比喻短时间内。危:危险。形容危险逼近。出处:《三国志·蜀志·孟光传》:“旦夕之危,倒悬之急。”语法:旦夕之危作宾语;指危险迫在眉睫。
- 2 言之无文
- 说话没有文采,就传播不远出处: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示例:有些小说,思想性还是不错的,但是艺术性太差,真可谓言之无文,行而不远,它的社会效益就大大地削弱了。
- 3 好生之德
- 好生:爱惜生灵。指有爱惜生灵;不事杀戮的品德。出处:《尚书 大禹谟》:“与其杀不辜,宁失不经,好生之德,洽于民心。”语法:好生之德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褒义。示例:赵家奶奶平常烧香拜佛,信奉好生之德,只要看见邻家杀鸡,也会双手合十,口称“阿弥陀佛”。
- 4 舆人之诵
- 舆人:众人;诵:陈述。指众人的议论出处: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晋侯听舆人之诵。”语法:舆人之诵作主语、宾语;指舆论。
- 5 攘人之美
- 攘:窃取、夺取。夺取别人的好处。形容窃取他人的利益和好处。
- 6 初生之犊不畏虎
-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,无所畏惧。出处: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十四章:“刚吃过早饭,人马全都汇齐,有些人震于闯王和李过的威名,不免惊惶,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犊不畏虎,磨拳擦掌地等待厮杀。”语法:初生之犊不畏虎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指年轻人。示例:我看你二人,也真是初生之犊不畏虎!粤剧《搜书院》
- 7 夸辩之徒
- 指说话做事不实事求是出处:《三国演义》
- 8 非分之想
- 分;本分。超出本分的想法;不安分的念头。指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奢望。出处:鲁迅《花边文学 命运》:“不信运命,学不能‘安分’,穷人买奖券,便是一种‘非分之想’。”语法:非分之想偏正式;作宾语;常与有连用。示例:不信运命,学不能“安分”,穷人买奖券,便是一种“非分之想”。(鲁迅《花边文学 运命》)
- 9 割襟之盟
- 割襟:指腹为婚时,各自割下衣襟,彼此珍藏作为信物。指男女在未出生前就由其父母订立下婚约。出处:《元史·刑法志·二·户婚》:“诸男女议婚,有以指腹割衿为定婚者,禁之。”语法:割襟之盟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约定等。示例:这两家割襟之盟,果是有之,但工部举家已绝,郎君所遇,乃其幽官,想是夙愿了。(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三十回)
- 10 先行后闻
- 犹先斩后奏。出处:《后汉书·酷吏列传》:“故临民之职,专事威断,族灭奸轨,先行后闻。”语法:先行后闻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。
- 11 舐犊之爱
- 舐:舔。犊:小牛。母牛舔小牛表现对它爱护。比喻对子女的疼爱。亦作“舐犊之念”、“舐犊之私”、“舐犊情深”。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杨彪传》:“犹怀老牛舐犊之爱。”语法:舐犊之爱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父母对子女。示例:宋·洪迈《容斋随笔·曹操杀杨修》:“愧无日單先见之明,犹怀老牛舐犊之爱。”
- 12 言之有礼
- 说的话有道理。
- 13 先计后战
- 计:计划,计谋;战:作战。先筹划好后再战。指不打无准备的仗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权谋者,以正守国,以奇用兵,先计划而后战,兼形势包阴阳,用计巧者也。”语法:先计后战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等。
- 14 鞠躬尽力,死而后已
- 恭敬勤谨,尽心竭力工作,一直到死为止。出处: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:“臣鞠躬尽力,死而后已,至于成败利钝,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。”语法:鞠躬尽力,死而后已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恭敬谨慎。示例: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》后序:“所谓誓不与贼俱生,所谓鞠躬尽力,死而后已,亦义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