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室之邑简介
万室之邑的意思
解释:
万室:万户;邑:城镇,指封地。有万户居民的城镇。
出处:
《商君书·兵守》:“四战之国,不能以万室之邑,舍巨万之军者,国危。”
万室之邑相关词语
- 1 东山之志
- 指隐居的念头。出处: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安虽受朝寄,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,每形于言色。”语法:东山之志作宾语;指人的志向。示例:时与风流儒雅之士,置酒高会,吟咏先王遗风,翛然有东山之志。唐·王维《与工部李侍郎书》
- 2 清庙之器
- 比喻可以担当国家重任的人出处:《新唐书·李珏传》
- 3 水陆之珍
- 水陆:指水陆所产的珍贵食物。 指美味佳肴。出处:《晋书·石崇传》:“丝竹尽当时之选,庖膳穷水陆之珍。”
- 4 牛之一毛
- 牛身上一根毛。比喻微不足道。亦作“九牛一毛”。出处:《魏略》:“臣知言出必死,而臣自比于牛之一毛,生既无益,死亦何损?”语法:牛之一毛作宾语;指微不足道的东西。示例:《周书·杜杲传》:“且犹牛之一毛,何能损益。”
- 5 无容身之地
- ①指没有栖身立脚的地方。②指羞愧而无处可以藏身。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8回:“四海飘零,无容身之地。”语法:无容身之地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处境。示例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37回:“读书人全要养其廉耻,他没奈何来谢我,我若再认这话,他就无容身之地了。”
- 6 千差万错
- 指差错很多或很大。出处:梁启超《节本明儒学案·定宇语录》:“学问从身上寻求,纵千差万错,走来走去,及至水穷山尽,终要到这路上来。”语法:千差万错作宾语、定语;指错误多。
- 7 入室升堂
- 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。出处:《孔子家语·弟子行》:“吾闻孔子之施教也,先之以《诗》《书》,而道之以孝悌,说之以仁义,观之以礼乐,然后成之以文德。盖入室升堂者七十余人,其孰为贤?”语法:入室升堂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示例:《南史·任昉传》:“自傅季友以来,始复见于任子。若孔门是用,其入室升堂。”
- 8 雨露之恩
- 滋生万物的雨露的恩情。比喻恩泽、恩情。出处:唐·刘禹锡《苏州谢上表》:“江海远地,孤危小臣。虽雨露之恩,幽遐必被;而犬马之恋,亲近为荣。”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·天文》:“望切者,若云霓之望;思深者,如雨露之恩。”语法:雨露之恩作宾语;用于比喻句。示例:圣德之君,泽及枯骨,何况我等人民,不沾雨露之恩。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十三回
- 9 有道之士
- 明白事理的人出处: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有道之士,贵以近知远,以今知古,以所见知所不见。”语法:有道之士作主语、宾语;指有识之士。示例:我们愿意结识有道之士
- 10 言而无文,行之不远
- 文章没有文采,就不能流传很远。同“言之无文,行之不远”。出处:北周 庚信《燕射歌辞 角调曲》:“言而无文,行之不远;义而无立,勤则无成。”语法:言而无文,行之不远作宾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。
- 11 拒之门外
- 拒:拒绝。把人挡在门外,不让其进入,形容拒绝协商或共事。出处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13章:“看来贾老师念过去的一面交情,还不准备把他拒之门外。”语法:拒之门外作谓语;指不让进入。示例:王朔《我是你爸爸》:“从儿子出院后,他就没见过他,去了几次,都被前妻和其母拒之门外。”
- 12 决胜于千里之外
- 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。形容将帅雄才大略,指挥若定。出处:《史记 留侯世家》:“运筹帷帐中,决胜千里外,子房功也。”语法:决胜于千里之外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示例: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22卷:“不如居中以运天下,运筹帷幄之中,方能决胜于千里之外。”
- 13 失之千里
- 失误虽小,结果损失很大。示例:对这台仪器的精确度要求毫发不爽,否则差之毫厘就会失之千里。
- 14 盈车之鱼
- 指大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