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得其中简介
两得其中的意思
解释:
中:适中。按不同的要求认为两种相反的表现都各有道理,也都是合适的。
出处: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凡吊,主人哭客乃为礼,阮既不哭,君何为哭?裴曰:‘阮方外之人,故不崇礼制,我辈俗中人,故以仪轨自居。时人叹为两得其中。”
两得其中相关词语
- 1 中留不报
- 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,不交议也不批答语法:中留不报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封建文书等。示例:你不要搞中留不报那一套
- 2 臧谷两亡
- 臧谷失羊:形容做事马虎,不能专心至致。目标不明确。
- 3 胸中万卷
- 谓读过大量的书。出处:宋·辛弃疾《声声慢·送上饶黄倅职满赴调》词:“问个里,待怎么销杀,胸中万卷。”语法:胸中万卷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4 日中则移
- 同“日中则昃”。出处: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语曰:‘日中则移,月满则亏。’物盛则衰,天之常数也。”语法:日中则移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示例: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勾践归国外传》:“臣闻峻高者聩,茂叶者摧,日中则移,月满则亏。”
- 5 马上得天下
- 喻指武功建国。出处:《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陆生时时前说称《诗》《书》。高帝骂之曰:‘乃公居马上而得之,安事《诗》《书》!’陆生曰:‘居马上得之,宁可以马上治之乎?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,文武并用,长久之术也。’”语法:马上得天下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凭武功建国。示例:五年马上得天下,富贵乐在归故乡。元 萨都刺《登歌风台》诗
- 6 一举两失
- 举:举动。指一件事带来两方面的损失。形容十分错误的举动出处:《纲鉴抄略》:“朝廷一举而两失。纵不能复后,宜还仲淹、道辅。”语法:一举两失作宾语、定语;指错误的举动。示例:他干了一件一举两失的事
- 7 日中必昃,月满必亏
- 昃:太阳偏西。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,月亮满圆就要亏缺。比喻事物盛极必衰,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出处: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9卷:“日中必昃,月满必亏。明公功名到此,已无可加,急流勇退,此其时矣。”语法:日中必昃,月满必亏作宾语、定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。
- 8 出其不意
- 其:代词;对方;不意:没有意料到。原指作战时;在对方料想不到或没有准备时;进行突然袭击。现泛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。出处:孙武《孙子 计篇》:“攻其无备,出其不意。”语法:出其不意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乘人不备突然行动。示例:今日是年晚,此老必定在家,须乘此时调兵围住,出其不意,方无走失。(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四)
- 9 犹鱼得水
- 犹:如同。如同鱼得到水。比喻得到投合自己心意的人或环境出处:晋·常璩《华阳国志·刘先主志》:“与亮情好日密,自以为犹鱼得水也。”语法:犹鱼得水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10 求索不得
- 想要索取,却得不到。出处:《韩非子·孤愤》:“人主之左右,行非伯夷也,求索不得,货赂不至,则精辩之功息,而毁诬之言起矣。”
- 11 两两三三
- ①谓三两为群。②形容稀疏。出处:南朝·梁·任昉《述异记》上卷:“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,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两相抵。”语法:两两三三作定语、状语;形容数目不多。示例:胡韫玉《哭唐守椩集放翁句》:“凄凉江夏秋风里,两两三三鬼火青。”
- 12 山中无好汉,猢猻称霸王
- 俗语,比喻没有能人,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。同“山上无老虎,猴子称大王”。
- 13 麦秀两岐
- 见“麦秀两歧”。
- 14 口中雌黄
- 雌黄:即鸡冠石,过去写字用黄纸,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。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。比喻言论前后矛盾,没有一定见解。出处:晋 孙盛《晋阳秋》:“王衍字夷甫,能言,于意有不安者,辄更易之,时号口中雌黄。”语法:口中雌黄偏正式;作宾语;比喻言论前后矛盾。示例:议论反复曰口中雌黄。(宋 胡继宗《书言故事 事物譬类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