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下而上简介
自下而上的意思
解释:
从下到上
出处:
邓小平《党与抗日民主政权》:“有的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,有的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,总以能教育群众、纠正错误、保证党的领导为原则。”
语法:
自下而上作定语、状语;指上下顺序排列。
自下而上的近反义词
- 近义词
- 反义词
- 自上而下
成语造句
- 1.“‘代表候选人的提名、确定,应自下而上,自上而下,反复讨论,民主协商,严格依法办事,任何个人、任何组织不得把持包办。
- 2.从上至下看,能源的缺乏让各国必须做出改变;自下而上来说,公众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也日趋提高。
- 3.干部作风绝对不是自下而上来的,干部作风只能是自上而下。
- 4.元代中后期,通过汉人儒士的上书陈言,国家逐渐立法禁止了“奴告主”的行为,但这一立法是自下而上的、被动的,因此在元代后期这一现象仍具有一定的影响。
- 5.循序压力:自下而上对下肢产生一定的压力,脚踝部压力最大,逐渐向上递减,至大腿根部压力最小。
- 6.鼓励采用自下而上的开发过程,在这种开发过程中通常从定义域模型开始。
英语翻译
- 英语:
from the bottom up
- 俄语:
от низов и до верхов <снизу доверху>
自下而上相关词语
- 1 誉满天下
- 美好的名声天下皆知。亦作“誉满全球”、“誉满寰中”、“誉塞天下”。出处:唐·李华《唐扬州功曹萧颖士文集序》:“君七岁,能诵数经,背碑覆局;十岁以文章知名;十五誉满天下。”语法:誉满天下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2 困而不学
- 困:困惑,不明白。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。出处:《论语·季氏》:“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学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学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学,民斯为下矣。”语法:困而不学作谓语;指遇到困难却不肯学习。示例:困而不学,终于不知,斯为下尔。(清 王夫之《读四书大全说》第七卷)
- 3 闻风而起
- 闻:听到;风:风声,消息。一听到风声,就立刻起来响应。出处:宋陈亮《祭赵尉母夫人文》:“登堂莫及,闻风而起。”语法:闻风而起偏正式;作谓语;形容反应迅速。示例:别处的人一定也有闻风而起的,这便是救中国的独一无二法门了。(梁启超《新中国未来记》第三回)
- 4 上下有等
- 指等级区别。出处:《庄子·天下》:“贵贱有仪,上下有等。”
- 5 鞠躬尽力,死而后已
- 恭敬勤谨,尽心竭力工作,一直到死为止。出处: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:“臣鞠躬尽力,死而后已,至于成败利钝,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。”语法:鞠躬尽力,死而后已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恭敬谨慎。示例: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》后序:“所谓誓不与贼俱生,所谓鞠躬尽力,死而后已,亦义也。”
- 6 柳树上着刀,桑树上出血
- 比喻代人受过。出处: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0卷:“忽朝一日,发出句说话来,教‘张公吃酒李公醉’,‘柳树上着刀,桑树上出血’。”语法:柳树上着刀,桑树上出血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示例:张平《抉择》:“真正是柳树上着刀,桑树上出血。”
- 7 拭目而待
- 拭:擦;待:等待。擦亮眼睛等着瞧。形容期望很迫切。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。出处:汉·杨修《答临淄侯笺》:“观者骇视而拭目,听者倾首而竦耳。”语法:拭目而待作谓语;形容殷切地盼望。示例:朝廷旧臣,册林隐士,无不拭目而待。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三回)
- 8 援笔而就
- 就:完成。拿起笔来很快就写完了出处:清·李渔《意中缘·名逋》:“我想求诗求字的,还容易打发。唯有索画一事,最难应酬。须要逐笔画写出来,不是可以倚马而成,援笔而就的。”语法:援笔而就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写作等。
- 9 否终而泰
- 否:坏;泰:好,顺利。坏运到了尽头,好运就来了出处:《晋书·庾亮传》:“实冀否终而泰,属运在今。”语法:否终而泰作谓语、宾语;指厄运结束。
- 10 天下汹汹
- 汹汹:喧扰。形容局势动荡,群情喧扰。出处: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天下匈匈数岁者,徒以吾两人耳,愿与汉王挑战,决雌雄,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也。”语法:天下汹汹作谓语、定语;指局势动荡。示例: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曹爽传》:“天下汹汹,人怀危惧。”
- 11 悬而未决
- 一直拖在那里,没有得到解决。出处:孙中山《救国之急务》:“已将一切问题决定,惟有如何处置国会一层,悬而未决。”语法:悬而未决作谓语、定语;指搁置。示例:王朔《许爷》:“但又怎么也想不起来,思路受拘于我们之间一些悬而未决的往事。”
- 12 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鼾
- 自己的势力范围,不容许别人沾手出处:《桯史·徐铉入聘》
- 13 秘而不言
- 见“秘而不露”。出处: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第七卷:“骋益忧惧,秘而不言。”语法:秘而不言作谓语、定语;指对事情保密。
- 14 一言而定
- 一句话说定了,不再更改。比喻说话算数,决不反悔出处: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楚一言而定三国。”语法:一言而定作谓语、分句;指说话算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