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鲁帝虎简介
鱼鲁帝虎的意思
解释:
谓将鱼误写作鲁,帝误写作虎。泛指文字错讹。
出处:
清·金桌《〈南海百咏〉跋》:“余家向有钞本,承讹踵谬,不无鱼鲁帝虎之失,恨不能一一订正之。”
语法:
鱼鲁帝虎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鱼鲁帝虎的近反义词
- 近义词
- 鲁鱼帝虎
鱼鲁帝虎相关词语
- 1 引狼拒虎
- 见“引虎拒狼”。出处:李大钊《警告全国父老书》:“而引狼拒虎之祸,势又缘兹以起,且至不可收拾。”语法:引狼拒虎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
- 2 史鱼历节
- 史鱼:名鲉,字子鱼,春秋卫国大夫,以直谏著名;历:历尽;节:节操。史鱼历尽节操。形容坚持操守,忠贞不渝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3回:“史鱼历节,殆无以过也。”语法:史鱼历节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为人。
- 3 养虎留患
- 同“养虎自遗患”。出处: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五六回:“今其子乃欲见逐,岂非养虎留患耶?”语法:养虎留患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纵容敌人。
- 4 两虎相争
- 两只老虎相互争斗。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。出处:《战国策 秦策二》:“今两虎诤人而斗,小者必死,大者必伤。”《史记 春申君列传》:“天下莫强于秦楚,今闻大王欲伐楚,此犹两虎相与斗。”〖示例〗我相公官至下大夫,不知为何,近日只要与上大夫赵正卿争朝,我想~,必有一伤。 ★明 徐元《八义记 张维评话》语法:两虎相争作谓语、宾语;指两败俱伤。示例:我相公官至下大夫,不知为何,近日只要与上大夫赵正卿争朝,我想两虎相争,必有一伤。明·徐元《八义记·张维评话》
- 5 鱼肠尺素
- 指书信。出处:北周·庾信《谢滕王集序启》:“鱼肠尺素,凤足数行,书此谢辞,终知不尽。”语法:鱼肠尺素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6 瞎子摸鱼
- 比喻做事盲目,缺乏调查研究。出处:毛泽东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:“‘闭塞眼睛捉麻雀’,‘瞎子摸鱼’,粗枝大叶,夸夸其谈,满足于一知半解。”语法:瞎子摸鱼作宾语、定语;指做事盲目。示例:李六如《六十年的变迁》第十章:“但对革命的道理,还是瞎子摸鱼一样。”
- 7 鱼肠雁足
- 泛指书信。出处:唐·李绅《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》诗:“鱼肠雁足望缄封,地远三江岭万重。”语法:鱼肠雁足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8 虎啸风驰
- 啸:兽类的长声吼叫。指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出处:南朝·梁·刘孝标《辩命论》:“夫虎啸风驰,龙兴云属,故重华立而元凯升,辛受生而飞廉进。”语法:虎啸风驰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9 如虎生翼
- 同“如虎傅翼”。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9回:“今玄德得诸葛亮为辅,如虎生翼矣。”语法:如虎生翼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;指更加得势。示例: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四卷:“恶人如虎生翼,势必择人而食;志士如鹰在笼,自是凌霄有志。”
- 10 虎踞鲸吞
- 比喻豪强割据和相互兼并。出处: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九回:“诸将皆来动问,尽皆愕然相顾曰:‘江北百万之众,虎踞鲸吞。不争都督如此,倘曹兵一至,如之奈何?’”语法:虎踞鲸吞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局势。
- 11 两虎共斗
- 斗:争斗。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今两虎共斗,其势不俱生,吾所以为此者,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。”语法:两虎共斗作谓语、宾语;指两败俱伤。
- 12 鱼帛狐声
- 见“鱼帛狐篝”。出处: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陈胜吴广喜,念鬼,曰:‘此教我先威众耳。’乃丹书帛曰‘陈胜王’,置人所罾鱼腹中。卒买鱼烹食,得鱼腹中书,固以怪之矣。又閒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,夜篝火,狐鸣呼曰:‘大楚兴,陈胜王’。卒皆夜惊恐……”
- 13 鱼质龙文
- 鱼的实质,龙的外表。谓虚有其表。出处: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吴失》:“鱼质龙文,似是而非,遭水而喜,见懒即悲。”语法:鱼质龙文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14 畏敌如虎
- 害怕敌人如同怕虎一般。出处:明·徐光启《谨申一得以保万全疏》:“自然人贾勇,何至如今畏敌如虎,视营伍如蹈阱乎?”语法:畏敌如虎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怯战。示例:领导者们畏敌如虎,处处设防,节节抵御。(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