断而敢行简介
断而敢行的意思
解释:
断:果断。果断而敢于行动
出处:
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
断而敢行相关词语
- 1 敢布腹心
- 敢:指自己很冒昧;布:陈述;腹心:真诚的心意。表示恭谨地陈述真诚的心意出处: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敢布腹心,君实图之。”语法:敢布腹心作谓语;用于自谦。示例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楚世家》:“若君不忘厉、宣、桓、武,不绝其社稷,使改事君,孤之愿也,非敢望也。敢布腹心。”
- 2 谑而近虐
- 谑:开玩笑;虐:侵害,伤害。开玩笑近于伤害人出处: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23回:“这等议论,谑而近虐。”语法:谑而近虐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3 凯旋而归
- 打仗得胜后返回。出处:李晓明《平原枪声》:“等把鬼子打走了,你们凯旋归来,我带领乡亲们到十里开外去迎接。”语法:凯旋而归作谓语;指胜利归来。示例:刘玉民《骚动之秋》第12章:“村里的干部们特意把淑贞派作代表,专程前来迎接凯旋而归的‘英雄们’。”
- 4 皮不存而毛焉附
- 存:存留;焉:哪里;附:附着。皮都没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,就不能存在出处:梁启超《墨学微》第一章:“然此果足为有命说之根据乎?一旦以力破此制度,则皮不存而毛焉附矣。”语法:皮不存而毛焉附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形容两者的关系。
- 5 知难行易
- 易:容易。懂得事情的道理难,而实行却比较容易出处:孙中山《民族主义》第五讲:“诸君要知道知难行易的道理,可以参考我的学说。”语法:知难行易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6 行同狗豨
- 豨:猪。人的行为丑恶,如同猪狗一样。形容人的行为卑鄙恶劣到了极点。亦作“行如禽兽”、“行若狗彘”、“行同犬彘”。出处:战国·宋·墨翟《墨子·耕柱》:“伤矣哉!言称于汤文,行则譬于狗豨,伤矣哉!”语法:行同狗豨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无耻。
- 7 心为行役
- 不得不做一些违背自己心愿的事出处:《归去来兮辞》
- 8 行行蛇蚓
- 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,难以辨认。出处:《晋书 王羲之传》:“行行若萦春蚓,字字如绾秋蛇。”宋 利登《野农谣》诗:“行行蛇蚓字相续,野农不识何由读?”
- 9 深中笃行
- 谓内心廉正,行为淳厚。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韩安国传》:“其人指深中笃行君子。”语法:深中笃行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为人。
- 10 称柴而爨
- 称了薪柴才去生火煮饭。比喻斤斤于细节而不识大体。同“称薪而爨”。出处: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五:“积财聚谷,日不暇给。真个是数米而炊,称柴而爨。”语法:称柴而爨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生活拮据。
- 11 智欲圆而行欲方,胆欲大而心欲小
- 考虑问题要变通灵活,行为则须端方不苟;胆量要大,心思要缜密出处: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凡人之论,心欲小而志欲大,智欲圆而行欲方,能欲多而事欲鲜。”语法:智欲圆而行欲方,胆欲大而心欲小作宾语、分句;用于书面语。
- 12 秘而不泄
- 泄:泄漏。严守秘密,不肯吐露出处: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69卷:“上仙真经秘而不泄者,为此字母之法,恐凡愚之心见知也。”语法:秘而不泄作谓语;指严守秘密。
- 13 断简残编
- 断、残:不完整的;简:古代用以写字的竹、木片;编:细长皮条;指用它串简而成的书。残缺不全的书或文章;尤指古代的书籍。出处:宋 陆游《对酒》诗:“断简残编不策勋,东皋犹得肆微勤。”语法:断简残编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指残缺的书。示例:断简残编中虽有一二歌诀,亦不祥其说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九十五回)
- 14 偃武行文
- 同“偃武修文”。出处: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今陛下能偃武行文,不复用兵乎?”语法:偃武行文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停止战斗。示例:冀闻‘康哉’之歌,偃武行文之美。三国·魏·曹植《陈审举表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