哀告宾服简介
哀告宾服的意思
解释:
宾服:古指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时朝贡,表示依服、服从。后泛指归顺、服从。指哀求饶恕,愿意服从。
出处:
元 无名氏《延安府》第一折:“我见他慌悚踌躇,左支右吾,跪在街衢,哀告宾服。”
语法:
哀告宾服作谓语;表示服从。
示例:
他已经哀告宾服了,我们接受他的投降吧
哀告宾服的近反义词
- 近义词
- 反义词
- 宁死不屈
哀告宾服相关词语
- 1 擗踊哀号
- 擗:以手拍击胸膛;踊:用脚顿地。捶着胸跺着脚大哭。形容极度哀伤地痛哭出处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:“王冕擗踊哀号,哭得那邻舍之人,无不落泪。”语法:擗踊哀号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悲伤时。
- 2 心服口不服
- 服:信服。心里信服嘴上却不承认出处:马烽《吕梁英雄传》第43回:“老武听了,还有点心服口不服。”语法:心服口不服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指表面不信服。示例:听了这番解释,她还是心服口不服
- 3 哀草连天
- 形容荒草遍地,极其荒凉的样子。
- 4 心服口服
-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。出处:先秦 庄周《庄子 寓言》:“利义陈乎前,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。使人乃以心服,而不敢蘁立,定天下之定。”语法:心服口服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含褒义。示例:如今请出一个管得着的人来管一管,嫂子就心服口服,也知道规矩了。(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十九回)
- 5 哀毁骨立
- 哀:悲哀;毁:损坏身体。骨立:形容极瘦;只剩下骨头架子。指因丧亲极度悲哀;瘦得只剩下骨架。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。出处: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德行》:“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,和峤虽备礼,神气不损;王戎虽不备礼,而哀毁骨立。”语法:哀毁骨立复句式;作主语、分句;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。示例:众亲戚已到,商量在本族亲房立了一个儿子过来,然后大殓治丧。蘧公子哀毁骨立,极尽半子之谊。(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二回)
- 6 奇装异服
- 式样奇怪而异于时尚的服饰。出处:战国 屈原《涉江》:“余幼好此奇服兮,年既老而不衰。”语法:奇装异服联合式;作主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示例:文革时期,人们思想禁锢,服饰单调,凡是漂亮鲜艳的服装都被看作是“奇装异服”而被打入冷宫。
- 7 宾客如云
- 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。形容客人多。出处: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 月明和尚度柳翠》:“穿著布素,闭门念佛;虽宾客如云,此日断不接见,以此为常。”语法:宾客如云作宾语、定语;形容客人很多。示例:当官时宾客如云的景象与现今形成一个鲜明的对照
- 8 豪竹哀丝
- 指管弦乐。出处:宋·陆游《东津》诗:“打鱼斫脍修故事,豪竹哀丝奉欢乐。”语法:豪竹哀丝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音乐等。示例:想当年那种门卷珠帘,河泊画舫,豪竹哀丝,玉软香温的旖旎风光,不知迷醉了多少王孙公子。石三友《金陵野史·武定桥边》
- 9 骥服盐车
- 骥:骏马;服:驾驭。让骏马驾盐车。比喻使用人才不当。出处:《战国策 楚策六》:“夫骥之齿至矣,服盐车而上大行,蹄申膝折,尾湛胕溃,漉法洒地,白汗交流,中阪迁延,负辕不能上。”语法:骥服盐车作宾语、定语;指怀才不遇。示例:骥服盐车不称情,轻裘肥马凤凰城。(宋 黄庭坚《次韵晁补之廖正一赠答诗》)
- 10 哀鸿遍地
- 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出处:黄侃《水龙吟 秋花》词:“天涯吟望,哀鸿遍地,都成秋侣!”语法:哀鸿遍地主谓式;作定语;形容灾民很多。示例:天涯吟望,哀鸿遍地,都成愁侣。黄侃《水龙吟·秋花》词
- 11 三求四告
- 再三求告。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0回:“嫌我不好,谁叫你们瞎了眼,三求四告的,跑了我们家做甚么去了?”语法:三求四告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。
- 12 嗷嗷无告
- 无告:指无处可以告贷和求救。形容身陷饥饿和困境中无处可以求援。出处:宋·陈亮《中兴论》:“赤子嗷嗷无告,不可以不拯。”
- 13 黄冠草服
- 粗劣的衣着。借指平民百姓。有时指草野高逸。出处:明·唐顺之《与洪方洲郎中书》:“而所谓磊落超脱者,往往出于黄冠草服之间。”语法:黄冠草服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衣着。
- 14 以理服人
- 服:说服。用道理说服别人。出处: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以力服人者,非心服也,力不赡也;以德服人者,中心悦而诚服也,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。”语法:以理服人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含褒义。示例:毛党代表完全采用说服教育,以理服人的态度,而且还要我参加会议一起讨论。(赖传珠《古田会议前后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