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兵粟马简介
历兵粟马的意思
解释:
磨快兵器喂饱马。指准备作战。
历兵粟马相关词语
- 1 损兵折将
- 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。出处: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1回:“损兵折将,必然瞒着天子。”语法:损兵折将联合式;作谓语;含贬义,指打了败仗。示例:郭沫若《甲申三百年祭》:“一败于定州,再败于真定,损兵折将,连自成自己也带了箭伤。”
- 2 鞍马劳顿
- 骑马赶路过久,劳累疲困。形容旅途劳累。出处:元 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四折:“兴儿,我一路上鞍马劳顿,我权且歇息。”语法:鞍马劳顿主谓式;作谓语;形容旅途劳累。示例:恐王侄一路远来,鞍马劳顿,故令王侄回营安歇。(清 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四二回)
- 3 瞎马临池
- 盲人骑着瞎马。比喻盲目行动,后果十分危险。出处:南朝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排调》:“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。”语法:瞎马临池作宾语、定语;指盲目行动。示例:康有为《上清帝第五书》:“夜行无烛,瞎马临池,今日大患,莫大于昧。”
- 4 兵贵先声
- 指用兵贵在先以自己的声势镇慑敌人。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,此之谓也。”语法:兵贵先声主谓式;作谓语;用于军事方面。示例:唐·卢藏用《陈子昂别传》:“况兵贵先声。今发半天下之兵属王,安危成败,在百日之内,何可轻以为寻常!”
- 5 鲜衣怒马
- 美服壮马。谓服饰豪奢。出处: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刑部·冤狱》:“群盗得志,弥横恣为推埋,鲜衣怒马,以游侠为称,其魁名朱国臣者,初亦宰夫也。”语法:鲜衣怒马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示例:鸦片洋标束锦装,鲜衣怒马浮云队。清·陈寅《驭仆篇》
- 6 马咽车阗
- 形容车马繁多,非常热闹。出处:清·蒋仁锡《燕京上元竹枝词》:“马咽车阗拉杂声,火光照火月光明。”语法:马咽车阗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热闹场面。
- 7 白马素车
- 素车:白色丧车。驾白马,乘素车。传说伍子胥被害后化作涛神乘白马素车来往于江水里。指钱塘江潮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子婴即系颈以组,白马素车,奉天子玺符,降轵道旁。”语法:白马素车作宾语、定语;指钱塘江潮。示例: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五回:“白马素车,犹是范张同气;珠幡宝盖,终殊娟润双栖。”
- 8 驽马十驾
- 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,驽马虽慢,但努力不懈,走十天也可以到达。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,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。出处:先秦 荀况《荀子 劝学》:“骐骥一跃,不能十步;驽马十驾,功在不舍。”语法:驽马十驾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。示例:学习上要有驽马十驾的精神
- 9 马鹿易形
- 出自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,比喻颠倒是非、混淆黑白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文苑传上 崔琦》:“不能结纳贞良,以救祸败,反复欲钳塞士口,杜蔽主听,将欲使玄黄改色,马鹿易形乎?”语法:马鹿易形主谓式;作补语、宾语;比喻颠倒是非。
- 10 戎马生涯
- 指从事征战的生活、经历。出处:顾笑言《爱情交响诗》:“那位身经百战的将军,在他前半生的戎马生涯中,几乎是战无不胜的。”语法:戎马生涯作宾语、定语;指部队生活。示例:陈立德《前驱》:“因此虽则多年的戎马生涯,仍不失早年的飘洒闲逸。”
- 11 跑马观花
- 语本唐孟郊《登科后》诗: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后用“跑马观花”比喻大略地观看一下。出处:语出唐·孟郊《登科后》诗: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语法:跑马观花作宾语、状语;指粗略看一下。示例:他跑马观花地把这部诗剧读了一遍,已经是傍晚时分了。郭沫若《万引》
- 12 老皇历
- 比喻过时的老规矩出处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16章:“既然社会的变化已经成为铁的事实,那么聪敏人就不应该再抱着一本老皇历念到头。”语法:老皇历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。示例:我们不能再照老皇历办事了
- 13 塞翁之马
- 塞马。出处:清·黄小配《廿载繁华梦》序一:“嗟乎嗟乎!廿年幻梦,如此收场;万里故乡,罔知所适。若论祸福,塞翁之马难知;语到死生,庄子之龟未卜。叹浮生其若梦,为欢几何?抚结局以如斯,前尘已矣。”
- 14 强兵富国
- 使兵力强大,国家富足。出处:清·王韬《上当路论时务书》;“西国之所以讲强兵富国者,率以尚器为先。”语法:强兵富国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政策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