识微知着简介
识微知着的意思
解释:
谓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。
出处:
明·李贽《焚书·复麻城人书》:“以此见真正高阳酒徒之能人下士,识才尊贤又如此。”
语法:
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爱惜人才
识微知着相关词语
- 1 微过细故
- 微小的过失和事故。出处:《三国志·魏书·中山恭王传》:“其微过细故,当掩覆之。”语法:微过细故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2 问牛知马
- 比喻从旁推究,弄清楚事情真相。出处: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:“钩距者,设欲知马贾(价),则先问狗,已问羊,又问牛,然后及马,参伍其贾,以类相准,则知马之贵贱,不失实矣。”语法:问牛知马作谓语、定语;同“问羊知马”。
- 3 破颜微笑
- 形容心领神会。出处:《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》:“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,各各顶礼佛足,退坐一面。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,瞬目扬眉,示诸大众,默然毋措。有迦叶破颜微笑。”语法:破颜微笑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4 若要不知,除非莫为
- 要想人家不知道,除非自己不去做。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21卷:“自古道:‘若要不知,除非莫为。’”语法:若要不知,除非莫为作宾语、分句;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。示例: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12回:“常言:‘若要不知,除非莫为’。”
- 5 不知凡几
- 凡:总共。不知道一共有多少。指同类的事物很多。出处:清 顾炎武《钱粮论上》:“其逃亡或自尽者,又不知凡几也。”语法:不知凡几动宾式;作谓语;表示不知道有多少。示例:所作酬应文字,类此者不知凡几,殆亦文人通病,乌得以咎趼人?(鲁迅《小说旧闻钞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)
- 6 一叶知秋
- 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。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可以预料出事物的发展趋向。出处: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说山川》:“以小明大,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,睹瓶中之冰,而知天下之寒。”语法:一叶知秋紧缩式;作定语;指从局部推知未来。示例: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看到梨枣,人们便有‘一叶知秋’之感。”
- 7 行不知往
- 行:走。行路不知道走向何方。指行动不能自主,只能听任自然摆布出处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故行不知往,处不知所持,食不知所味,天地之强阳气也,又胡可得而有邪!”语法:行不知往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- 8 知情识趣
- 趣:情趣。懂得人情,善体贴,通达情趣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难得这好人,又忠厚,又老实,又且知情识趣,隐恶扬善,千百中难遇此一人。”语法:知情识趣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示例:李劼人《死水微澜》第六部:“要仔细看看这个婆娘……到底,像不像陆茂林所说的那样又规规矩矩、又知情识趣?”
- 9 识时通变
- 见“识时达变”。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9回:“尔祖子文,为楚名臣,识时通变。”语法:识时通变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认清时势。示例:清·刘大櫆《送侈县改官凤阳序》:“维侯识时通变,因土宜,顺民性,宽不坏法,猛不戏民。”
- 10 一物不知
- 对某一事物有所不知。比喻知识尚有欠缺。出处:汉·扬雄《法言·君子》:“圣人之于天下,耻一物之不知。”语法:一物不知作谓语、定语;指知识不完备。示例:论起“一物不知,儒者之耻”的道理,这是正当办法。(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二回)
- 11 知往鉴今
- 鉴:借鉴。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。出处:明·无名氏《太平宴》第一折:“知往鉴今,驱曹荡吴,非同小可也。”语法:知往鉴今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借鉴以往的经验。
- 12 水中着盐
- 喻不着痕迹。
- 13 坐知千里
- 坐在屋里而知晓千里之外的事情。形容具有远见卓识出处:南朝·梁·任乧《奏弹曹景宗文》:“光武命将,坐知千里。”语法:坐知千里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。
- 14 茫然无知
- 茫然: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。 无知:一无所知。指对某事物一无所知。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三十八:“那刺史官已是知得,帅着合郡父老香烛迎接。直到州堂开读诏书,却是征聘仙人李清。刺史官茫然无知,遂问众父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