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怨西怒简介
东怨西怒的意思
解释:
谓任意指责别人。
出处:
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省事》:“须求趋竞,不顾羞惭,比较材能,斟量功伐,厉色扬声,东怨西怒;或有协持宰相瑕疵,而获酬谢,或有喧聒时人视听,求见发遣;以此得官,谓为才力,何异盗食致饱,窃衣取温哉!”
语法:
东怨西怒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对人的态度。
东怨西怒相关词语
- 1 付诸东流
- 付:交给;诸:之于;东流:向东流的江河。投入滚滚东流的江河中;一去再不回来。比喻希望落空;前功尽弃。出处:清 梁启超《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》:“而前此勤劳贮蓄所得之结果,遂付诸东流。”语法:付诸东流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希望落空,前功尽弃。示例:惜丙寅清水潭决,稿本付诸东流,故录其梗概于此。(清 黄钧宰《金壶七墨 鸳鸯印传奇始末》)
- 2 东支西吾
- 谓说话办事含糊敷衍。出处: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:“[妙观]下第三局时,频频以目送情。小道人会意,仍旧东支西吾,让他过去。”语法:东支西吾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说话。
- 3 息怒停瞠
- 瞋:发怒时睁大眼睛。停止发怒和生气。多用作劝说,停息恼怒之辞。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二折:“夫人休闪了手,且息怒停瞋,听红娘说。”
- 4 敢怒敢言
- 敢于愤怒,又敢于说出来。出处: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一回:“那计氏虽也还敢怒敢言,当不起晁大舍也敢为敢做。”语法:敢怒敢言作谓语、定语;指敢说。示例:那计氏虽也还敢怒敢言,当不起晁大舍也敢为敢做。(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一回)
- 5 怨离惜别
- 怨:幽怨。形容离别之际的愁绪和依依惜别的心情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一卷:“两下里怨离惜别,分外恩情,一言难尽。”语法:怨离惜别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交往等。
- 6 嬉笑怒骂
- 嬉:戏乐。指由各种感情产生的不同表现。出处:宋 黄庭坚《东坡先生真赞》:“东坡之酒,赤壁之笛,嬉笑怒骂,皆成文章。”语法:嬉笑怒骂联合式;作主语、谓语;指人的各种神情。示例:设科之嬉笑怒骂。如白描人物,须眉毕观,引人入胜者,全借乎此。(清 孔尚任《桃花扇 凡例》)
- 7 东墙窥宋
- 比喻美貌女郎倾心于男子。
- 8 东推西阻
- 推:推诿;阻:阻挠。找各种借口推托、阻挠出处:明·伏雌教主《醋葫芦》第五回:“都氏只是拣精剔肥,东推西阻,媒婆说得丑些,又落得好推。”语法:东推西阻作谓语、宾语;找各种借口推托。
- 9 怒目圆睁
- 形容很愤怒示例:他那一副怒目圆睁的样子,真令人害怕!
- 10 移东补西
- 用之方面的钱、物弥补那方面的亏空或不足。比喻只求暂时应付,不作长久打算。出处:唐·陆贽《论裴延龄奸蠹书》:“移东就西,便为课续。取此适彼,遂号羡余。”语法:移东补西作谓语、定语;指暂时应付。示例:衣之破者,移东补西,必整必洁。(清 沈复《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》)
- 11 东游西荡
- 指到处游荡,不务正业出处: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六回:“他因没事干管理,东游西荡。”语法:东游西荡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不务正业。示例:刘斯奋《白门柳·夕阳芳草》第三章:“但他本人却反而好像不当一回事,仍旧一天到晚东游西荡。”
- 12 失之东隅
- 早上丢失了(晚上又收回来);比喻开始失败(最后取得成功)。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冯异传》:“始虽垂翅回溪,终能奋翼黾池,可谓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。”语法:失之东隅偏正式;作分句;常与收之桑榆连用。示例:但是失之东隅,还可以收之桑榆,亡羊补牢,还未为晚。孙中山《党员不可存心做官发财》
- 13 怨天怨地
- 抱怨天又抱怨地。后指埋怨不休。出处:元 高文秀《遇上皇》第三折:“到今日,悔,悔,悔。也是我前世前缘,自作自受,怨天怨地。”语法:怨天怨地联合式;作谓语;含贬义。示例:他做任何事都不顺利,不找找自身原因,反倒怨天怨地。
- 14 东零西碎
- 指零碎,分散,不集中出处:郭沫若《文艺论集 自然与艺术》:“他们把他们父亲的财产东零西碎地铺满了一堂,没有丝毫处理的手腕。”语法:东零西碎作定语、状语;指零碎。示例:我不喜欢这些东零西碎的东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