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山之悲简介
牛山之悲的意思
解释:
在牛山上发出的悲叹。讥讽因非份之想而引起的悲哀
出处:
《晏子春秋·谏上》
语法:
牛山之悲作宾语;指因非份之想而引起的悲哀。
示例:
你不觉得牛山之悲很可笑吗?
成语故事
- 春秋时期,齐景公吕杵臼是一个生活奢侈又贪图享受的君主,他带丞相晏婴及大臣国惠子、高昭子去牛山山顶游玩,面对都城临淄,齐景公大发感慨,要是自己长生不老永远统治下去该多好,说罢流起了眼泪,大臣随声附和,晏婴觉得可笑
牛山之悲相关词语
- 1 山积波委
- 谓堆积如山高,如波涛重迭。形容数量极多。出处:宋·文莹《玉壶清话》第三卷:“后邀钜货于楼,山积波委,岁入万计。”语法:山积波委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示例:明·何良俊《四友斋丛说摘抄·正俗》:“上司文移之庞杂,山积波委,日勤职业,犹惧不逮。”
- 2 渔人之利
- 渔人:比喻第三者。比喻双方争执不下,两败俱伤,让第三者占了便宜。出处: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6卷:“他日可以在里头看景生情,得些渔人之利。”语法:渔人之利偏正式;作宾语;含贬义。示例:毛泽东《反对投降活动》:“以待时机一到,就策动所谓太平洋调停会议,借收渔人之利。”
- 3 多故之秋
- 多故:多变乱多患难;秋:指某个时期。指多事故多患难的时期。出处:《金史·宣宗季下》:“今多故之秋,人才难得,朕欲除大罪外,徙刑追配有武艺善掌兵者,量才复用。”语法:多故之秋作宾语;指多事故多患难的时期。示例:清·王韬《弢园文录·宜索归澳门议》:“曩之所以敢飞扬跋扈者,以中国多故之秋,未遑兼顾。”
- 4 为山止篑
- 比喻功败垂成。语本《论语·子罕》:“譬如为山,未成一篑。止,吾止也。”出处:语出《论语·子罕》:“譬如为山,未成一篑。止,吾止也。”语法:为山止篑作定语;用于处事。示例:《北齐书·神武帝纪》:“为山止篑,相为惜之。”
- 5 犬马之决
- 谓臣僚的果敢决断。出处:《汉书·息夫躬传》:“其有犬马之决者,仰药而伏刃。”语法:犬马之决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- 6 缧绁之苦
- 缧绁:拘押犯人的绳索,引申为囚禁。指牢狱之苦出处:罗广斌《红岩》第十章:“听说你要脱离缧绁之苦了,可喜可贺!”语法:缧绁之苦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被囚。
- 7 瓦影之鱼
- 喻求庇于人。
- 8 取之不竭
- 竭:完。拿不尽。形容极其丰富出处:老舍《剧本习作的一些经验》:“每天都有千万样新事体出来,我们的素材是取之不竭的。”语法:取之不竭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9 牛鼎烹鸡
- 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。比喻大材小用。出处:《后汉书·边让传》:“函牛之鼎以烹鸡,多汁则淡而不可食,少汁则熬而不可熟。”语法:牛鼎烹鸡作宾语、定语;指大材小用。示例:你这样做就是牛鼎烹鸡
- 10 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
- 味:滋味。吃起来没有滋味,丢掉它又可惜。形容东西无大用处但又舍不得抛弃出处:晋·司马彪《九州春秋》:“夫鸡肋,弃之如可惜,食之无所得,以比汉中,知王欲还也。”语法: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作宾语、定语、谓语;用于处事。示例: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一卷:“齐木德是一个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的家伙。”
- 11 悲泗淋漓
- 词语出处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:“悲泗淋漓,诚怛(da二声)人心。”{“怛”是形容词的使用用法,使……痛苦。
- 12 缧绁之厄
- 缧绁:拘押犯人的绳索,引申为囚禁。指牢狱之灾厄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2回:“我也自这般寻思。若不是贤兄如此周全,宋江定遭缧绁之厄。”语法:缧绁之厄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被囚。
- 13 百岁之后
- 死的讳称。出处:《诗 唐风 葛生》:“百岁之后,归于其居。”《史记 李不韦列传》:“夫百岁之后,所子者为王,终不失势。”语法:百岁之后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老年人死亡的婉言。示例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吕不韦列传》:“夫在则重尊,夫百岁之后,所子者为王,终不失势,此所谓一言而万世之利也。”
- 14 游山玩景
- 见“游山玩水”。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回:“虽也上过学,不过略识几个字,终日惟有斗鸡走马,游山玩景而已。”语法:游山玩景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旅游。示例:杜鹏程《在和平的日子里》第六章:“一转身,他看见梁建和张孔在半山坡闲暇无事游山玩景似的指手划脚,心里的火气更盛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