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烝下报简介
上烝下报的意思
解释:
烝:晚辈男子和长辈女子通奸;报:长辈男子与晚辈女子通奸。泛指男女乱伦。
出处:
《左传;、 桓公十六年》:“卫宣公烝于夷姜,生急子,属诸右公子。”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:“文公报郑子之妃,曰陈妫,生子华、子臧。”
语法:
上烝下报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示例:
至如上烝下报,同人道于禽兽。(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十五)
上烝下报的近反义词
- 近义词
- 上蒸下报
上烝下报相关词语
- 1 借客报仇
- 帮助别人报仇。出处:《汉书 朱云传》:“少时通轻侠,借客报仇。”语法:借客报仇作谓语、宾语;指舍身助人报仇。
- 2 林杞之下
- 杞木丛生之地。 指退隐之田野山林。
- 3 上下相安
- 上下:指尊卑、长幼、上级与下级;安:安稳,安定。上面和下面,相安无事出处:《晋书·束皙传》:“主无骄肆之怒,臣无嫠缨之请,上下相安,率礼从道。”语法:上下相安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局面等。示例: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一回:“过了半载,倒也上下相安。除睡觉吃饭之外,其余一无事事。”
- 4 至高无上
- 形容高于一切。至:最。出处: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缪称训》:“道至高无上,至深无下。”语法:至高无上紧缩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示例:只要能把国家从水深火热里救出来,他就是至高无上的英雄。(梁斌《红旗谱》四十二)
- 5 鱼游濠上
- 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,庄子曰:‘儵鱼出游从容,是鱼之乐也。’惠子曰:‘子非鱼,安知鱼之乐?’庄子曰:‘子非我,安知我不知鱼之乐?’惠子曰:‘我非子,固不知子矣;子固非鱼也,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。’庄子曰:‘请循其本,子曰“汝安知鱼乐”云出处: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,庄子曰:‘儵鱼出游从容,是鱼之乐也。’惠子曰:‘子非鱼,安知鱼之乐?’庄子曰:‘子非我,安知我不知鱼之乐?’惠子曰:‘我非子,固不知子矣;子固非鱼也,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。’ [下续示例]语法:[上接出处] 庄子曰:‘请循其本,子曰“汝安知鱼乐”云者,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,我知之濠上也。’”示例:庄子曰:‘请循其本,子曰“汝安知鱼乐”云者,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,我知之濠上也。’”
- 6 嘴上无毛,办事不牢
- 指年轻人办事不老练与牢靠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5回:“俗语说道,‘嘴上无毛,办事不牢’,像你诸位一定是靠得住,不会冤枉人的了?”语法:嘴上无毛,办事不牢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多指年轻人。示例:老舍《正红旗下》:“我的身份低,又嘴上无毛,办事不牢,不如请上我父亲和正翁。”
- 7 阪上走丸
- 阪:斜坡;丸:弹丸。象在斜坡上滚弹丸。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。出处:东汉 班固《汉书 蒯通传》:“为君计者,莫若以黄屋朱轮迎范阳令,使驰骛于燕赵之郊,则边城皆将相告曰:‘范阳令先下而身富贵’,必相率而降,犹如阪上走丸也。”语法:阪上走丸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形势发展迅速。示例:隋·卢思道《后周兴亡论》:“君弱臣愚,外崩内溃,周人取之犹阪上走丸也。”
- 8 下不来台
- 指在人前受窘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7回:“若说外头好看,里头空虚,是我早知道的了,只是‘居移气,养移体’,一时下不来台就是了。”语法:下不来台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口语。示例:王朔《我是你爸爸》:“刘老师在讲台上颇有些下不来台,但她还是克制住了(多有涵养)。”
- 9 上善若水
- 老子说:“上善若水”,“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”。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,即做人应如水,水滋润万物,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,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。出处: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正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忧。 —— 老子《道德经》
- 10 上行下效
- 行:做;效:仿效。上面的人怎么做;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。出处:东汉 班固《白虎通 三教》:“教者,效也,上为之,下效之。”语法:上行下效联合式;作主语、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示例:领导不论在工作上,还是生活中都要以身作则,这样上行下效,就能带动大家一同进步。
- 11 高高在上
- 原指地位高,现在形容领导者脱离实际,脱离群众。出处:《诗经 周颂 敬之》:“无曰高高在上,陟降厥士,日监在兹。”语法:高高在上补充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领导者脱离实际。示例:有着理智的青年朋友们眼看部长高高在上,“三青团”爪牙虎视眈眈,也只有沉默装傻而已。(邹韬奋《患难余生记》第二章)
- 12 倚人卢下
- 谓依靠别人生活。
- 13 俎上之肉
- 俎:菜板。菜板上的肉。比喻可以任人宰割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……如令人方为刀俎,我为鱼肉,何辞为?”语法:俎上之肉作宾语;用于比喻句。
- 14 落井下石
- 看见别人落在井里;还往井下丢石头。比喻乘人之危;加以打击、陷害。出处:唐 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一旦临小利害,仅如毛发比,反眼若不相识,落陷阱,不一引手救,反挤之,又下石焉者,皆是也。”语法:落井下石复句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示例:他最讨厌那种嫌贫爱富,落井下石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