胯下蒲伏简介
胯下蒲伏的意思
解释:
蒲伏:通“匍伏”,指伏地爬行。指汉朝韩信年少时有胯下之辱
出处:
宋 秦观《人材》:“将如韩信而有胯下蒲伏之辱。”
语法:
胯下蒲伏作宾语、定语;同“胯下之辱”。
胯下蒲伏的近反义词
- 近义词
- 胯下之辱
成语故事
- 秦朝末年,淮阴人韩信年轻时文质彬彬,十分斯文。屠中有一个恶少见韩信软弱可欺就纠集一帮人围攻他,让他求饶必须从恶少胯下钻过,韩信见寡不敌众就只好忍一时之气,从恶少胯下爬过。后来他成为一个大谋略家,帮助刘邦成就大业
胯下蒲伏相关词语
- 1 名显天下
- 形容名声极大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孙膑以此名显天下,世传其兵法。”语法:名显天下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全国闻名。
- 2 名满天下
- 天下闻名。形容名声极大。出处:先秦 管仲《管子 白心》:“名满于天下,不若其已也。”语法:名满天下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示例:执事名满天下,而位不过五品,其容色温然而不怒,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。(宋 苏轼《上梅直讲书》)
- 3 上方不足,下比有余
- 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。出处:《晋书 王湛传》:“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,下比魏舒有余。”语法:上方不足,下比有余复句式;作宾语、分句;指处于中间位置。
- 4 瞒上不瞒下
- 瞒:也作“漫”,欺骗,蒙蔽。瞒着上面,不瞒下面。指通同作弊,不使上级知道。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六回:“现在是上头堂官晓得了这桩事情。不瞒老哥说:这些事情原是瞒上不瞒下,常常有的,就是家兄及兄弟也常常替人家经手。”语法:瞒上不瞒下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中层人物。示例:李六如《六十年的变迁》第14章:“那还不是瞒上不瞒下,照例吃点缺!”
- 5 潜深伏隩
- 潜:深藏;隩:河岸弯曲的地方。形容潜伏深藏,不出头露面出处:唐·韩愈《答侯继书》:“行自念方当远去,潜深伏隩,与时世不相闻。”语法:潜深伏隩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6 伏维尚飨
- 古代祭文中的套语,指请享用祭品吧出处:唐·陈子昂《祭韦府君文》:“呜呼哀哉,伏维尚飨。”语法:伏维尚飨作分句;用于死亡的讽刺说法。示例: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21卷:“王禄多说了几句话,渐渐有声无气,挨到黄昏,只有出的气,没有入的气,呜呼哀哉,伏维尚飨。”
- 7 矢如雨下
- 矢:箭。箭像雨一样射下出处:汉·班固《汉书·李陵传》:“陵在谷中,虏在山上,四面射,矢如雨下。”语法:矢如雨下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战争等。示例:明·俞琳《经世奇谋》第七卷:“虏据高射绍军,矢如雨下,将士失色,绍安坐。”
- 8 每下愈况
- 越往下越明显。表示情况越来越坏。出处:庄周《庄子 知北游》:“夫子之问也,固不及质,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稀也,每下愈况。”语法:每下愈况复杂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形容走下坡路。示例:梁遇春《“还我头来”及其他》:“想不到后来每下愈况,梁启超先生开个书单,就没有念过他所开的书的人不是中国人。”
- 9 发隐摘伏
- 发:揭发。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。形容治理政事精明出处:宋·秦观《越州请立程给事祠堂状》:“发隐摘伏,敏捷如神。”语法:发隐摘伏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- 10 月下老人
- 神话传说中主管人间婚姻的神。后来指媒人的代称。出处: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7回:“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,再不能到一处。”语法:月下老人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媒人。示例:正是一对佳人才子。虽在海外,也是一国驸马,富贵无穷。况天缘是月下老人赤绳系定的,不必多疑。(清 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十二回)
- 11 浪迹天下
- 浪迹:到处流浪。到处流浪,足迹遍天下。出处:宋 李楙《野客丛书 李白事说者不一》:“为同列者所谤,诏令归山,遂浪迹天下。”语法:浪迹天下作谓语;指到处流浪。示例:他打算一辈子就这样浪迹天下
- 12 三分天下有其二
- 泛指势力强大出处: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泰伯》:“三分天下有其二,以服事殷。”语法:三分天下有其二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示例:张天翼《春风》:“小流氓太多了,三分天下有其二,不打还行?”
- 13 三伏盛夏
- 指夏天最热的时候出处:笑源《姥姥的剪纸》
- 14 富甲天下
- 天下最富裕的示例:有人认为命由天定,无论你今生富甲天下,还是贫无立锥都是上天安排的,这种思想是不对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