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薄桑榆简介
日薄桑榆的意思
解释:
犹日薄西山。比喻老年的时光。
出处:
《隋书·李穆传》:“臣日薄桑榆,位高轩冕,经邦论道,自顾缺然。”
语法:
日薄桑榆作谓语、定语;多用于老年人。
日薄桑榆的近反义词
- 近义词
- 日薄西山
英语翻译
- 英语:
be in one's later days
日薄桑榆相关词语
- 1 计日可待
- 指为期不远出处:明 海瑞《治黎策》:“夫以万全之力,视此直狐兔耳。其束身系颈,计日可待也。”语法:计日可待作谓语、宾语;指为期不远。示例:现今满政府之颠覆,计日可待。曹亚伯《通告城镇乡自治职员电》
- 2 旷日经久
- 犹言旷日持久。出处:唐·韩愈《省试学生代斋郎议》:“自非天姿茂异,旷日经久,以所进业发闻于乡闾……则不可得而齿乎国学矣。”语法:旷日经久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长期拖延。
- 3 日增月盛
-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加、兴盛。出处:清·王韬《瓮牖馀谈·西国印书考》:“明崇祯时,麻荫朱实立第一印书局,印器从英运至,其后日增月盛。”语法:日增月盛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事物等。示例:日本近来著东洋史者,日增月盛,实则中国史之异名耳。梁启超《中国史叙论》第二节
- 4 桑荫未移
- 见“桑荫不徙”。出处: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赵策》:“昔者尧见舜于草茅之中,席陇亩而荫庇桑,荫移而授天下传。”语法:桑荫未移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示例:《献帝传》:“舜受大麓,桑荫未移而已徙帝位,皆所以祗承天命,若此之速也。”
- 5 薄寒中人
- 薄寒:轻微的寒气。中人:伤人。指轻微的寒气也能伤害人的身体。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。出处:战国 楚 屈原《楚辞 九辩》:“憯凄增欷兮,薄寒之中人。”语法:薄寒中人作谓语、宾语;指寒气伤人。示例:薄寒中人老可畏,热酒浇肠气先压。(宋 苏轼《九月黄楼作》)
- 6 日以为常
- 经常做某件事,成了惯例常规。出处:金·王若虚《<论语>辨惑》:“不然则予之耽寝,日以为常,记者语简而不尽其详,亦不可知。”语法:日以为常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或事。示例:清·珠泉居士《续板桥杂记·轶事》:“妪往来两地,日以为常。”
- 7 福薄灾生
- 薄:浅。福分浅了,灾祸便容易发生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6回:“门生想在这里报效老师,无奈门生福薄灾生,门生的母亲又生起病来,门生不得不回去。”语法:福薄灾生作谓语、宾语;指人的命运。示例:若再这样胡弄,就是福薄灾生了
- 8 日角龙颜
- 旧时相术家谓额头隆起为龙颜。“日角龙颜”为帝王的贵相。出处:《梁书·元帝纪》:“陛下日角龙颜之姿,表于徇齐之日;彤云素气之瑞,基于应物之初。”语法:日角龙颜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算命。示例:身长七尺五寸,日角龙颜,垂手过膝。《陈书·高祖纪上》
- 9 历尽沧桑
- 历:经历;沧桑:沧海桑田,指变化很大。 形容饱经忧患,经历了许多变故。示例:历尽沧桑的香港和澳门,终于被祖国母亲收复了。
- 10 指日成功
- 谓不久即可成功。出处:元·高文秀《襄阳会》第三折:“觑曹操易如反掌,克日而破,指日成功。”元·杨梓《豫让吞炭》第二折:“与我谨守堤岸,不可渗泄,指日成功,共享其利。”语法:指日成功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示例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78回:“水陆并进,船骑同行,方可指日成功。”
- 11 口轻舌薄
- 形容说话刻薄尖酸出处:《天雨花》第25回:“小小年纪无厚道,口轻舌薄诮谁人?”语法:口轻舌薄作谓语;指人说话。示例:你得福不知,只管口轻舌薄取笑人家。钱钟书《围城》
- 12 日暖风恬
- 见“日暖风和”。出处:唐·钱起《山中酬杨补阙见访》诗:“日暖风恬种药时,红泉翠壁辟萝垂。”语法:日暖风恬作谓语、定语;指好天气。
- 13 相见无日
- 没有再见面的日子出处:宋·洪迈《夷坚甲志·倪辉方技》:“绍兴二年冬,虞之子并甫过辉,辉曰‘与君相见无日矣’。”语法:相见无日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14 才疏学薄
- 才识疏浅,学问不高出处:《东篱赏菊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