衣食不周简介
衣食不周的意思
解释:
周:齐备。形容衣食缺乏,生活困窘。
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卷二十七:“我今衣食不周,无力婚娶,何不俯就他家,一举两得?”
语法:
衣食不周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生活贫困。
示例:
清·朱鹤《翡翠园》上卷:“小的打听得舒秀才衣食不周,今年又兼失馆,只消与他半价。”
成语造句
- 1.人们哪怕没有钱支付家庭开支,衣食不周,也不会错过比武大会的盛况,疾病,工作,都不能阻止人们涌向那里。
- 2.吾兄在家衣食不周,有胆气走至京师,转徙到了关上。
- 3.时末生人先克母,聪明伶俐兼性急,兄弟六亲难可靠,衣食不周多奔波。
- 4.吴文英一生没有功名,常流寓各地,碌碌依人,多为官宦的清客或幕僚,有时衣食不周,“酒债难赊”。
- 5.如今,宋安不愁这个了,他在愁着出门逃难后又要过那种衣食不周、四处飘零的生活了。
衣食不周相关词语
- 1 半三不四
- 指心神不定,无精打采。出处:《西湖二集 李凤娘酷妒遭天谴》:“勾引得官家一心在你身上,就在我身边,也是半三不四。”语法:半三不四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的心情。
- 2 衣裳槅子
- 即衣裳格子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七回:“靠西壁又是一張獨睡牀,靠東墻南首一架衣裳槅子,北首一桌兩杌,靠南墻一張春凳。”参见“ 衣裳格子 ”。
- 3 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
- 蔽:遮盖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,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。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体出处:谢觉哉《关于独立思考》:“至于全体的事,不管好处多大,总是‘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’。”语法: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作宾语、定语;指头脑简单。
- 4 停阴不解
- 集结着的阴云一直不散开。形容久雨不晴。出处:晋·陆机《赠尚书郎顾彦先二首》其二:“停阴结不解,通衢化为渠。”
- 5 接应不暇
- 暇:空闲。指美景繁多,来不及观赏。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,应付不过来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85回:“普席又要吃酒,未免令人接应不暇了。”语法:接应不暇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十分忙碌。
- 6 不露声色
- 露:显露;声:说话的声音或语气;色:脸上的表情。指不让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声音、语气和表情上流露出来。形容镇静、沉着。出处:清 王韬《淞隐漫录 蓟素秋》:“女知为所绐,特不知何人设此坑阱。女固黠,不露声色,静以待之。”语法:不露声色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不让自己感情流露。示例:你看它,埋没地下,不露声色,生命的每一秒种都在为完成自己的使命而苦斗。(曹石《根的情操》)
- 7 坚信不疑
- 非常相信,毫不怀疑的意思。
- 8 皇皇不可终日
- 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。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。出处:毛泽东《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》:“如果我们认识了以上这些矛盾,就知道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皇皇不可终日的局面之下。”语法:皇皇不可终日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形容担心害怕。示例:如果我们认识了以上这些矛盾,就知道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皇皇不可终日的局面之下。(毛泽东《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》)
- 9 在所不惜
- 惜:吝惜。决不吝惜。出处:清 金念劬《避兵十日记》:“果能摆城固守,区区民房原在所不惜。”语法:在所不惜动宾式;作谓语;形容不吝啬。示例: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,即使赴汤蹈火,我们也在所不惜。
- 10 不能赞一词
- 赞一词:说一句话。指文章写得好,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。形容文章非常完美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孔子世家》:“至于为《春秋》,笔则笔,削则削,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。”语法:不能赞一词复句式;作谓语;形容文章非常完美。示例:然文字之学,早已一切还给章先生,略无私蓄,所以甚服此书之浩瀚而竟不能赞一词。鲁迅《书信集·致台静文》
- 11 固不可彻
- 比喻一个人非常固执,无法说服
- 12 不阴不阳
- 比喻态度不明朗,模棱两可。出处:京剧《沙家浜》第四场:“他神情不阴又不阳。”语法:不阴不阳联合式;作谓语;形容态度不明朗。示例:王朔《过把瘾就死》:“别一天到晚不阴不阳,死人似的,做这副委屈样给谁看?”
- 13 措不及防
- 事情来得十分突然,来不及防备。
- 14 振衣濯足
- 濯足:洗脚。抖掉衣服上的灰尘,洗去脚上的污垢。形容放弃世俗生活的荣华富贵,立志在山中隐居。出处:晋·左思《咏史》诗之五:“振衣千仞冈,濯足万里流。”语法:振衣濯足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示例:宋·饶节诗:“再拜先生泪如洗,振衣濯足吾往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