握蛇骑虎简介
握蛇骑虎的意思
解释:
比喻处境极其险恶。
出处:
《魏书 彭城王传》:“兄识高年长,故知有夷险;彦和握蛇骑虎,不觉艰难。”
语法:
握蛇骑虎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示例:
宋 刘克庄《贺新郎 送陈真州子华》:“记得太行山百万,曾入宗爷驾驭。今把作握蛇骑虎。”
握蛇骑虎的近反义词
- 近义词
成语故事
- 北魏时期,魏高祖死于行宫,彭城王元勰等为防不测,密不发丧,下诏徵世宗会驾。灵柩行至鲁阳,才发丧。当时咸阳王元禧怀疑元勰有阴谋说“你这样做很危险。”元勰怀恨在心说“兄识高年长,故知有夷险;彦和握蛇骑虎,不觉艰难。”
英语翻译
- 英语:
hold a snake and ride a tiger
握蛇骑虎相关词语
- 1 大人虎变
- 虎变:如虎身花纹的变化。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。出处:《周易·革》:“大人虎变,未占有孚。”语法:大人虎变作宾语、定语;比喻居高位者行动变化莫测。示例:我终于明白“大人虎变”的含义了
- 2 虎视眈眈
- 眈眈:注视的样子。像老虎一样凶狠地注视着。形容心怀不良;伺机攫取。出处:《周易 颐》:“虎视耽耽,其欲逐逐。”语法:虎视眈眈主谓式;作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,形容心怀不善,伺机攫取。示例:你看这里这些人,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姐姐两个,他们尚虎视眈眈,背地里言三语四的,何况于我?(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十回)
- 3 雕龙绣虎
- 比喻写作豪放雄健。出处:明·王世贞《桑民怿》:“桑民怿才名噪一时,几有雕龙绣虎之称。此卷为盛秋官书者,尤多生平得意语。”
- 4 蝉蜕蛇解
- 蝉蜕:幼蝉化为成蝉时所脱下的皮;解:脱。蝉脱壳,蛇换皮。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出处: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若此人者,抱素守精,蝉蜕蛇解,游于太清,轻举独往。”语法:蝉蜕蛇解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变化。
- 5 握瑜怀玉
- 瑜:美玉。怀藏有美玉。比喻富有文学才能。出处:《南史·刘虬传》:“是以握瑜怀玉之士,瞻郑邦而知退,章甫翠履之人,望闽乡而叹息。”语法:握瑜怀玉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品与才能。
- 6 骑曹不记马
- 指有名士习气,不理事务。出处:《晋书 王徽之传》载:“徽之字子猷。性卓荦不羁,为大 司马桓温参军,蓬首散带,不综府事。又为车骑桓冲骑兵参军,冲问:‘卿署何曹?’对曰:‘似是马曹。’又问:‘管几马?’曰:‘不知马,何由如数!’又问:‘马比死多少?’曰:‘未知生,
- 7 苛政猛于虎
- 苛政:指反动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政治;包括政令、赋税等。反动统治的苛刻的政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。出处:西汉 戴圣《礼记 檀弓下》:“夫子曰:‘何为不去也?’曰:‘无苛政。’夫子曰:‘小子识之,苛政猛于虎也。’”语法:苛政猛于虎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形容政治的残暴。示例:在漫长的封建年代里,每朝每代都是苛政猛于虎。
- 8 一着被蛇咬,三年怕井绳
-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,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。出处: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龙门远禅师法嗣》:“问:‘狗子还有佛性也无。’赵州道:‘无意者如何?’师曰:‘一度著蛇咬,怕风了断井索。’”示例: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,颇有点“一着被蛇咬,三年怕井绳”的神气。老舍《小坡的生日 上学》
- 9 一蛇两头
- 比喻阴险凶恶的人。出处:唐·韩愈《永贞行》诗:“一蛇两头见未曾,怪鸟鸣唤令人憎。”语法:一蛇两头作宾语、定语;指少见的事物。
- 10 养虎自啮
- 啮:咬。养老虎,咬伤自己。比喻纵容敌人而自受其害。出处:《洛阳伽蓝记 建中寺》:“养虎自啮,长虺成蛇。”语法:养虎自啮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。
- 11 一虎不河
- 《诗·小雅·小旻》:“不敢暴虎,不敢冯河。”《论语·述而》:“暴虎冯河,死而无悔者,吾不与也。必也临事而惧,好谋而成者也。”原谓空手搏虎,徒步渡河,喻有勇无谋,冒险行事。后在元剧中以“一虎不河”比喻不顾一切。出处:《诗·小雅·小旻》:“不敢暴虎,不敢冯河。”《论语·述而》:“暴虎冯河,死而无悔者,吾不与也。必也临事而惧,好谋而成者也。”
- 12 照猫画虎
-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。出处: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11回:“这大相公聪明得很,他是照猫画虎,一见即会套的人。”语法:照猫画虎连动式;作谓语;含贬义。示例:这大相公聪明得很,他是照猫画虎,一见即会套的人。(《歧路灯》第十一回)
- 13 狼前虎后
- 前门赶走狼,后门来了虎。比喻坏人接踵而来。出处:清·感惺《断头台·党争》:“早知道狼前虎后,一样愤难消。”语法:狼前虎后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
- 14 虎体熊腰
- 形容身材魁梧,体格健壮。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回:“为首一将,生得广额阔面,虎体熊腰;吴郡富春人也,姓孙,名坚,字文台,乃孙武子之后。”语法:虎体熊腰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用于男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