魄荡魂摇简介
魄荡魂摇的意思
解释:
形容受外界刺激、诱惑而精神不能集中。
出处:
《雪岩外传》第六回:“雪岩左顾右盼的赏鉴了一回,想起隋炀帝的乌铜镜屏的艳事,便不禁魄荡魂摇起来。”
语法:
魄荡魂摇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害怕。
魄荡魂摇相关词语
- 1 摇山振岳
- 把高山都振动了,形容气势很大出处:《红楼梦》
- 2 摇摇欲坠
- 摇摇:摇晃;动摇不稳的样子;欲:将要;坠:掉下来。摇摇晃晃;即将掉下来。形容很不稳定;就要掉下来;或比喻就要垮台或崩溃。出处: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04回:“众视之,见其色昏暗,摇摇欲坠。”语法:摇摇欲坠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。示例:战士们靠近边缘向下一看,头晕目眩,觉得眼前的大岩来回晃动,自己的身体摇摇欲坠。(曲波《林海雪原》二七)
- 3 追魂夺魄
- 见“追魂摄魄”。出处: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五十二回:“文忠凛然端坐,价前如狼如虎的将官,排列两行,就如追魂夺魄的一般,甚是畏惧。”语法:追魂夺魄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示例:大吼一声,必定动天惊地;小笑两面,亦可追魂夺魄。《绿野仙踪》第二十二回
- 4 心荡神移
- 像受到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作用激起强烈情绪,神魂颠倒,不能自持出处:张贤亮《青春期》:“一个可能是非常缠绵温馨心荡神移的情感交流过程,被简化成直奔终极目标的繁殖行为。”语法:心荡神移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人心神不定。示例:他被她整得心荡神移
- 5 心旌摇曳
- 旌:旗子;摇曳:摆动。指心神不安,就象旌旗随风飘荡不定。形容情思起伏,不能自持。出处:《史记 苏秦列传》:“心摇摇如县旌,而无所终薄。”语法:心旌摇曳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。示例:眉翠含颦,靥红展笑,一张小嘴,恰似新破的榴实,不觉看得心旌摇曳起来。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五回
- 6 肠回气荡
- 回:曲折,迂回;荡:摇荡。形容好的音乐、文章缠绵悱恻,感人极深的样子出处:苏雪林《玉溪诗谜》:“这一首真是心颤魂飞、肠回气荡时做出来的好诗。”语法:肠回气荡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音乐、文章等。
- 7 拔地摇山
- 翻动大地,摇撼山岳。形容声势极大。出处:明 郭勋《英烈传》第49回:“乌龙镇上驻不得赤龙舟,搅得翻江震海;大全港中做不得周全事,空教拔地摇山。”语法:拔地摇山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声势极大。
- 8 悠悠荡荡
- 形容摇摇晃晃,飘浮不定。出处: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47卷:“若是悠悠荡荡,未有不入于邪僻。”语法:悠悠荡荡作谓语、定语;指动荡。示例: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30回:“只是计氏在那阴司中悠悠荡荡,不得托生。”
- 9 地动山摇
- 大地高山剧烈的摇动。形容地震;也形容洪亮的声音和剧烈的动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。出处:宋 欧阳修《论修河第一状》:“臣恐地动山摇,灾祸自此而始。”语法:地动山摇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指巨大影响。示例:我国原子弹引爆成功,只见银光一闪,霎时地动山摇,声震寰宇。
- 10 神魂飘荡
- 形容精神飘忽。出处: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七十四回:“黄天祥不知所以,抬头看时,不觉神魂飘荡,一会儿不知南北,昏昏惨惨,被步下军卒生擒下马。”语法:神魂飘荡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人的状态等。示例:曲波《林海雪原》:“姜三膘子和大小姐也就更加神魂飘荡了。”
- 11 荡气回肠
- 形容音乐或文辞婉转动人。也形容感情充沛而强烈。荡;摇荡。回;回旋。出处:三国 魏 曹丕《大墙上蒿行》:“女娥长歌,声协宫商,感心动耳,荡气回肠。”语法:荡气回肠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示例:这首乐曲旋律优美动人,令人荡气回肠。
- 12 黯然销魂
- 黯然:心神沮丧、面色难看的样子;销魂:因受刺激而神思茫然;好像灵魂离开了肉体。心情沮丧;面色阴沉;好像失掉了灵魂;形容极度悲愁。出处:南朝 梁 江淹《别赋》:“黯然销魂者,惟别而已矣。”李善注:“黯:失色将败之貌。”语法:黯然销魂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形容人悲伤或愁苦。示例:“无言独上西楼”,深闺的空寥,弥漫在漠漠的冥色里,离情别绪,黯然销魂!(郭枫《且饮一杯寂寞》)
- 13 魂摇魄乱
- 神魂颠倒,不能自持。出处:明·张伯起《泣颜回·题恨》:“梦中亲见,诉不出许多情话,魂摇魄乱,那些儿一刻千金价。”语法:魂摇魄乱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14 目眩魂摇
- 眩:眼花;摇:摆动。眼花缭乱,心神不定。形容看到某种景象令人吃惊的样子出处:明·顾大典《青衫记·郊游访兴》:“顾盼之间,目眩魂摇。”语法:目眩魂摇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或事物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