搔头弄姿简介
搔头弄姿的意思
解释:
原指梳妆打扮。后形容女子卖弄姿色(含贬义)。
出处:
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李固传》:“大行在殡,路人掩涕。固独胡粉饰貌,搔头弄姿,槃旋偃仰,从容冶步,曾无惨怛之心。”
语法:
搔头弄姿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示例:
我爱他们那既不招蜂引蝶,又不搔头弄姿的朴素本色。(峻青《傲霜篇》)
成语造句
- 1.墙上到处挂着搔头弄姿的各种裸体画像,而且大部分是男人的裸体画。
- 2.你是堂堂男子汉,怎么竟也搔首弄姿、忸怩作态?也作“搔头弄姿”。
- 3.待到风静下来的时候,三人见到一个风华绝代,沉鱼落雁的少女,正向他们搔头弄姿走来。
- 4.卡兰托放眼望去,一个大舞台居于厅堂中间,上面有若干女子正在搔头弄姿,看那情形,似乎正在跳着脱衣艳舞。
- 5.我口中的姐姐骚搔头弄姿,一双媚眼不断放电。
- 6.大行皇帝在殡,路人掩涕,李固胡粉饰貌,搔头弄姿,盘旋偃仰,从容冶步,从无哀戚之容。
英语翻译
- 英语:
scratch the pruritus <scratch where it itches>
搔头弄姿相关词语
- 1 弄鬼弄神
- 假装鬼神蒙骗或恐吓他人。也比喻暗中捣鬼作弊,玩弄花招。亦作“弄神弄鬼”。出处: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33回:“他每日弄鬼弄神露出马脚赶出来。你怎么称起大哥来?”语法:弄鬼弄神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捣鬼。
- 2 一块石头落了地
- 比喻放下了心。出处: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九回:“次后忽然宝玉去了,他两个又是那个光景儿,母子二人心中更明白了,越发一块石头落了地,而且是意外之想,彼此放心,再无别意了。”语法:一块石头落了地作谓语、宾语;比喻放了心。示例:我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
- 3 肥头大面
- 见“肥头大耳”。出处:《太平广记》卷二百六十引隋·侯白《启颜录·殷安》:“汝肥头大面,不识今古。噇,食无意智,不作宰相而何!”语法:肥头大面作定语、宾语;指人的长相。
- 4 头昏目眩
- 见“头昏目晕”。出处:乌兰巴干《草原上的驯马姑娘》:“我仿佛置身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,有点头昏目眩。”语法:头昏目眩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人的状态。
- 5 搬口弄舌
- 挑拨是非。同“搬唇递舌”。出处: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十四回:“必然嫂嫂见我做了这些衣裳,一定背后有说话;又见我两日不回,必有人搬口弄舌,想是疑心,不做买卖。”语法:搬口弄舌作谓语、宾语;指故意挑拨是非。
- 6 弄嘴弄舌
- 弄:玩弄,卖弄。犹言耍嘴皮子。形容卖弄口舌或搬弄是非。出处: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十四回:“这个弼马瘟着然会弄嘴弄舌。”语法:弄嘴弄舌作谓语、宾语;指搬弄是非。示例:次后孙家叫养娘来说,我也罢了,又是你弄嘴弄舌,哄着他家。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·乔太守乱点鸳鸯谱》
- 7 虎头上捉虱子
- 比喻干危险的事情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8回:“你偏进去,又不就走,还要虎头上捉虱子!”语法:虎头上捉虱子作宾语、定语;指危险的行动。
- 8 交头互耳
- 犹交头接耳。
- 9 低头认罪
- 低下头承认自己的罪行出处:邓小平《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》:“才使得大量的反革命分子没有藏身之所,而不得不低头认罪、接受改造和重新做人吗?”语法:低头认罪作谓语、宾语;指承认罪行。示例:章诒和《往事并不如烟·一片青山了此身》:“伯钧,看来先低头认罪的人,还是得了些好处呀!”
- 10 隔靴搔痒
- 隔着靴子挠痒痒。原为禅宗用语;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;未能悟境触机。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;不中肯;不贴切;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;不解决问题。出处: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康山契稳禅师》:“曰:‘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?’师曰:‘隔靴搔痒。’”语法:隔靴搔痒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示例:批语家也必须深入生活,否则,隔靴搔痒的事情,总是难免的吧!(秦牧《鲜荔枝和干荔枝》)
- 11 牛头马面
- 佛家语;指阎王手下的两鬼卒;一个头像牛;一个面像马。现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。出处:《楞严经》:“牛头狱卒,马头罗刹,手执枪矟,驱入城门。”语法:牛头马面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示例:只是近来常常在梦中,或是在将醒未醒之顷,一阵悚然,从前所怕的牛头马面,都积压了来,都聚围了来。(冰心《山中杂记—遥寄小朋友》)
- 12 檄愈头风
- 檄:檄文,古代官府用以征召、讨伐等的文书;愈:超过;头风:头痛病。比喻檄文尖锐辛辣出处:《典略》:“琳作诸书及檄,草成呈太祖,太祖先苦头风,是日疾发,卧读琳所作,翕然而起曰:‘此愈我病。’”语法:檄愈头风作谓语、定语;指文章等。
- 13 播弄是非
- 挑拨是非。是非:纠纷,口舌。出处:《两晋演义》八回:“疑她播弄是非,所以处心积虑,徐图报复。”
- 14 跣足科头
- 科头:不戴帽子;跣足:光脚。光着头赤着脚。出处:《史记 张仪列传》:“虎贲之士跿跔科头。《新五代史 王彦章传》:“彦章为人骁勇有力,能跣足履棘行百步。”语法:跣足科头作谓语、定语;指形象不整。示例:卢柟饮了数杯,又讨出大碗,一连吃上十数多碗,吃得性起,把巾服都脱去了,跣足科头,踞坐于椅上。(明 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卷二十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