披沥肝胆简介
披沥肝胆的意思
解释:
见“披肝沥胆”。
出处:
唐·权德舆《权载之文集·卢相公陈乞第五表》:“前后陈闻,披沥肝胆,期切之至。”
语法:
披沥肝胆作谓语、状语;指非常忠诚。
示例: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0回:“今遇明公,不敢不披沥肝胆。”
成语造句
- 1.某非卖主求荣,今遇明公,不敢不披沥肝胆。
- 2.岂国家费许多钱粮,终置无用?余披沥肝胆,讲至三日。
- 3.不为悦谀,不暇过计,谨披沥肝胆为陛下言之。
- 4.某非卖主求荣;今遇明公,不敢不披沥肝胆刘季玉虽有益州之地,禀性暗。
- 5.我非卖主求荣之人,今遇明公,不敢不披沥肝胆。
英语翻译
- 英语:
lay bare one's heart <open up one's heart>
披沥肝胆相关词语
- 1 不食马肝
- 相传马肝有毒,食之能致人于死。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。出处:东汉 班固《汉书 辕固传》:“上曰:‘食肉毋食马肝,未为不知味也;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,不为愚。’”语法:不食马肝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探讨。示例:凡读书当阙所疑,所谓不食马肝,未为不知味。(清 陈澧《东塾读书记 论语》)
- 2 胆战心摇
- 同“胆战心惊”。出处: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惊变》:“呀,你道失机的哥舒翰,称兵的安禄山,赤紧的离了渔阳,陷了东京,破了潼关,唬得人胆战心摇。”语法:胆战心摇作谓语、状语;形容十分害怕。
- 3 青肝碧血
- 喻以身殉国的精神。
- 4 心胆俱裂
- 吓破了心和胆。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。俱:都;裂:破开。出处: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大37回:“窃念备汉朝苗裔,滥叼名爵,伏睹朝廷陵替,纲纪崩摧,群雄乱国,恶党欺君,备心胆俱裂。”语法:心胆俱裂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贬义。示例:此时蒙古攻城甚急,鄂州将破,似道心胆俱裂,那敢上前?(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二十二)
- 5 披肝沥血
- 比喻竭尽忠诚。出处:唐·柳宗元《为南承嗣请从军状》:“披肝沥血,昧死上陈。”语法:披肝沥血作谓语、定语;指竭尽忠诚。示例:宋·欧阳修《又乞外郡第三札子》:“臣之忧危迫切,披肝沥血之诚,亦已屡渎于天聪。”
- 6 惊神破胆
- 形容极其恐惧。出处:唐·范摅《云溪友议》卷上:“凡所书判,或是卒然,故趋事皆惊神破胆矣。”语法:惊神破胆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十分恐惧。
- 7 合胆同心
- 犹言同心同德。出处:天地会《共同和合歌》:“和气自然兄弟众,合胆同心拜五人。”语法:合胆同心作谓语、定语;指齐心。示例:兄弟们合胆同心,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
- 8 锦绣肝肠
- 意思是满腹诗文,善出佳句。出处:唐 李白《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》:“兄心肝五藏,皆锦绣耶?不然,何开口成文,挥翰雾散?”语法:锦绣肝肠偏正式;作宾语;指满腹诗文,善出佳句。示例:宋·刘过《沁园春·王汝良自长沙归》词:“还有人争说,鸣琴手段,教侬重吐,锦绣肝肠。”
- 9 沥胆濯肝
- 沥胆披肝。出处:明·唐寅《与文征明书》:“沥胆濯肝,明何尝负朋友,幽何尝畏鬼神!”语法:沥胆濯肝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竭尽忠诚。
- 10 龙心凤肝
- 喻指极珍贵稀有的名菜。出处:京剧《乌龙院》第三场:“想我们这样人家,吃的是鸡鸭鱼肉,也就是啦,难道说,还要吃什么龙心凤肝不成吗?”语法:龙心凤肝作主语、宾语;指珍贵的东西。示例:我满肚子气,就是龙心凤肝也吃不下去
- 11 胆战心寒
- 战:发抖。形容害怕之极。出处: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2回:“诸将见李逵等杀了这一阵,众人都胆战心寒,不敢出战。”语法:胆战心寒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害怕。示例:诸将见李逵等杀了一阵,众人都胆战心寒,不敢出战。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一十回)
- 12 披缁削发
- 缁:黑色僧衣。剃去头发披上僧衣。指出家为僧尼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7卷:“何不舍离爱欲,披缁削发,就此出家。”语法:披缁削发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出家。示例:明·西湖渔隐主人《欢喜冤家》第22回:“操凛冰霜,披缁削发。”
- 13 披枷戴锁
- 见“披枷带锁”。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62回:“正行时,忽见有十数个和尚,一个个披枷戴锁,沿门乞化。”语法:披枷戴锁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受刑等。示例:刘心武《没有讲完的课》:“有些家伙正在往我们灵魂上泼脏水,给我们的灵魂披枷戴锁。”
- 14 心胆皆碎
- 吓破了心和胆。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6回:“帝知事泄,心胆皆碎。”语法:心胆皆碎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收到惊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