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语路絶简介
言语路絶的意思
解释:
犹言言语道断。指不能通过交谈、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
出处:
南朝·梁·慧皎《高僧传·义解六·僧肇》:“《论》曰:‘湼槃非有,亦复非无,言语路绝,心行处灭。’”参见“言语道断”
言语路絶相关词语
- 1 豪言壮语
- 豪:豪迈;壮:雄壮。指言语豪迈雄壮。出处:茅盾《老兵的希望》:“即使他的作品有革命乐观主义的豪言壮语,那么未必有大气磅礴,感人极深。”语法:豪言壮语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褒义,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。示例:即使他的作品有革命乐观主义的豪言壮语,那么必有大气磅礴,感人极深,指出方向……的革命浪漫主义。(茅盾《老兵的希望》)
- 2 意出言外
- 意思或含义表现于语言、文辞上。出处:唐·王度《古镜记》:“二人坐,与绩谈久,往往有异义出于言外。”
- 3 言以足志
- 足:完成;志:意愿。言语能够用来表达意愿。指思想可以通过言语反映出来。出处: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言以足志,文以足言。”
- 4 一言而喻
- 一句话就使人了解或说明白。
- 5 不可言宣
- 言:言语;宣:发表,表达。指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(用在说事物的奥妙、味道)。出处: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天占山德韶国师》:“诸法寂灭相,不可以宣言,和尚如何为人?”语法:不可言宣作谓语;用在说事物的奥妙等。
- 6 言不尽意
- 言:说的话;尽:完全。指说的话不能表达全部的意思。多用于信的末尾。出处: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。”语法:言不尽意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信末尾。示例:朱自清《诗文评的发展》:“而道家不信赖语言,以为'言不尽意',所以崇尚'无端崖之辞'。”
- 7 大言相骇
- 大言:夸大的言辞;骇:惊扰。说大话吓唬人出处:明·孙仁孺《东郭记·吾将瞷良人之所也》:“他觑见俺似婴孩,大言相骇。”语法:大言相骇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世。
- 8 赶尽杀絶
- 驱除干净,彻底消灭。比喻残忍狠毒,不留余地。
- 9 目语额瞬
- 眉毛眼睛能作态示意。形容处事精明狡猾。出处:明·王志坚《表异录·邑里》:“目语额瞬,言市人精黠也。”语法:目语额瞬作谓语、主语;指人的为人。
- 10 词言义正
- 词:言词,语言。义:道理。言辞严厉,义理正大。出处:宋 张孝祥《明守赵敷文》:“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,而辞严义正,千载之下,见者兴起,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。
- 11 言语漏泄
- 机密的话被泄露出去。出处: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今诸侯之事晋,不如昔者。盖言语漏泄,则职汝之由。”
- 12 微妙之言
- 高深而玄妙的言辞。出处: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且世之所谓贤者,贞信之行也。所谓智者,微妙之言也。微妙之言,上智之所难知也。”
- 13 艰苦卓絶
- 卓绝:超出一般的意思。形容斗争十分艰苦,超出寻常。出处:《宋史·邵雍传》:“始为学,即坚苦刻厉,寒不炉,暑不扇,夜不席者数年。”语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。示例:用儒家之道德,故艰苦卓绝者绝无,而冒没奔竞者皆是。 章炳麟《诸子学略说》。
- 14 言外之味
- 语言中含而不露的深长意味。出处: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二二:“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。惜不于意境上用力,故觉无言外之味,弦外之响,终落第二手。”语法:言外之味作宾语;用于说话或文辞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