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日两头简介
三日两头的意思
解释:
隔一天,或几乎每天。形容经常、频繁。
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十四回:“还亏是我呢,要是别的,死皮赖脸的三日两头儿来缠舅舅,要升三升米二升豆子,舅舅也就没法儿呢。”
三日两头相关词语
- 1 青春两敌
- 敌:相当。两个人的年龄相当,都处于青春期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71回:“妾承兄命,适事君王,妾自以为秦楚相当,青春两敌。”语法:青春两敌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2 三瓦两舍
- 瓦、舍:宋、元时指妓院及各种娱乐场所。旧指富家子弟寻欢作乐的地方。出处: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因帮了一个生铁王员外儿子使钱,每日三瓦两舍,风花雪月,被他父亲开封府告了一纸文状。”语法:三瓦两舍联合式;作宾语、定语;指娱乐场所。示例:孙犁《芸斋琐谈》:“整天价在三瓦两舍,寻欢取乐,也在诗词歌赋上,互相挑剔,寻是生非。”
- 3 三言二语
- 三两句话。形容言语十分简短出处:朱自清《论朗诵诗》:“或者三言二语,或者长篇大套。”语法:三言二语作主语、宾语、状语;形容说话简明扼要。示例:张恨水《夜深沉》第34回:“当然不是三言二语交代过了,就可以走的。”
- 4 倍日并行
- 日夜赶路。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乃弃其步军,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。”语法:倍日并行作谓语;指日夜赶路。示例:唐·赵蕤《反经·变通》:“乃弃其步兵,与轻锐倍日并行逐之。”
- 5 五大三粗
- 形容人高大粗壮,体格魁梧。出处:梁斌《播火记》:“猛回头,身后站着一个五大三粗的人,仔细一看是大贵。”语法:五大三粗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示例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二卷第31章:“田福高五大三粗,也是个蛮汉,二杆子金强不敢顶嘴。”
- 6 三男两女
- 形容儿女多。
- 7 戴头而来
- 戴:头顶着。戴着脑袋前来。形容无所畏惧的样子出处:唐·柳宗元《段太尉逸事状》:“甲者出,太尉笑且入,曰:‘杀一老卒,何甲也?吾戴头而来矣。’”语法:戴头而来作谓语;用于处事。
- 8 崭露头角
- 崭:崭然;突出的样子;露:显露;头角:比喻人的气概和才华。比喻突出地显示出才能和本领。出处:唐 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虽少年,已自成人,能取进士第,崭然见头角焉。”语法:崭露头角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示例:此番吴氏北返,独倡保定会议,无非欲崭露头角,力与段派抗衡。(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一一五回)
- 9 蓬头历齿
- 头发蓬乱,牙齿稀疏。形容人衰老的容貌。出处:战国 楚 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赋》:“其妻蓬头挛耳,齞唇历齿。”语法:蓬头历齿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人的老态。示例:鹤发鸡皮,蓬头历齿。(北周 庾信《竹杖赋》)
- 10 三瓦两巷
- 见“三瓦两舍”。出处: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19回:“平昔在三瓦两巷行走耍子,捣子都认认的。”语法:三瓦两巷作宾语、定语;指娱乐场所。
- 11 横三竖四
- 犹言横七竖八。出处: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三回:“一坛酒我们都鼓捣光了,一个个吃的把臊都丢了,三不知的又都唱起来。四更多天才横三竖四的打了一个盹儿。”语法:横三竖四作状语、定语;指杂乱无章。示例:杜鹏程《延安人》:“十二名伤员,横三竖四地躺在山头上。”
- 12 千头木奴
- 指千棵柑橘树。 汉 末 李衡 为官清廉,晚年派人于 武陵龙阳汜洲 种柑橘千株。临死,对他的儿子说:“汝母恶我治家,故穷如是。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,不责汝衣食,岁上一匹绢,亦可足用耳。”见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休传》 裴松之 注引《襄阳记》、 晋习凿齿 《襄阳耆旧传·李衡传》。后多用以为典。亦省作“ 千奴 ”。 宋苏轼 《食柑》诗:“坐客慇勤为收子,千奴一掬奈吾贫。”
- 13 江河日下
- 日:一天天;下:低处。江河一天天流向低处;比喻事物日益衰落或局势越来越糟。出处:清 顾炎武《答徐甥公肃书》:“昊天不吊,大命忽焉,山岳崩颓,江河日下,三风不儆,六逆弥臻。”语法:江河日下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补语;指事业精力等每况愈下。示例:不瞒大师说,现在的时势,实在是江河日下了!(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九回)
- 14 一蛇两头
- 比喻阴险凶恶的人。出处:唐·韩愈《永贞行》诗:“一蛇两头见未曾,怪鸟鸣唤令人憎。”语法:一蛇两头作宾语、定语;指少见的事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