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傍之筑简介
道傍之筑的意思
解释:
比喻无法成功的事。
出处:
《诗经 小雅 小旻》:“如彼筑室于道谋,是用不溃于成。”郑玄注:“如当路筑室,得人而与之谋所为,路人之意不同,故不得遂成也。”
语法:
道傍之筑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
示例:
明·李贽《西征奏议后语》:“于时梅侍御客生独荐李成梁,又不合当事者意,复成道傍之筑。”
道傍之筑的近反义词
- 近义词
- 道傍筑室
道傍之筑相关词语
- 1 爱非其道
- 道:方法。对某人很亲爱,方法不对头。指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出处:清 郑燮《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》:“余五十二岁,始得一子,岂有不爱之理?然爱之必以其道。”语法:爱非其道作宾语;指溺爱。示例:教育子女要注意爱非其道
- 2 席上之珍
- 筵席上的珍品。比喻至美的义理或人才。出处:《礼记 儒行》:“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。”语法:席上之珍作宾语;用于比喻句。示例:世兄是锦衣玉食,无不遂心的,心是文章经济,高出人上,所以老伯钟爱,将为席上之珍。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百一十五回
- 3 必由之路
- 必:一定;由:经过。一定要经过的道路。出处: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仁,人心也;义,人路也。”宋 朱熹注:“义者行事之宜,谓认路,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,而不可须臾舍矣。”语法:必由之路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为达到目的必须遵循的途经。示例: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,正是西方必由之路,却有八百里火焰,四周围寸草不生。(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五十九回)
- 4 道路侧目
- 侧目:侧目而视。在路上相遇,不敢交谈,以目示意。形容政治黑暗暴虐出处:《元史·阿鲁诨萨理传》:“所在囹圄皆满,道路侧目,无敢言者。”语法:道路侧目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时局等。示例:冰心《晚晴集·追念振铎》:“在‘四害’横行,道路侧目的时期,我常常想到振铎,还为他的早逝而庆幸!”
- 5 鸣锣喝道
- 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,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。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,制造声势,开辟道路。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3回:“落后便是那河台鸣锣喝道前呼后拥的过去。”语法:鸣锣喝道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示例: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上册:“鸣锣喝道的八抬大轿,一直抬进‘行辕’大门。”
- 6 千金之堤,溃于蚁壤
- 堤:堤坝;溃:崩溃。一个小小的蚂蚁洞,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。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出处:清·王夫之《读通鉴论·隋炀帝》:“乃举国家之事,不属之名义自持之清流,而委之以鄙贱干没之宵小,岂非千金之堤,溃于蚁壤哉?”语法:千金之堤,溃于蚁壤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方面。
- 7 复餗之忧
- 复:翻;餗:鼎里的食物。 鼎足坏了,食物倒出。指因不胜其力而坏事。出处:于时疆场多虞,宪章罕备,天子居缀旆之运,人臣微覆餗之忧。 《晋书·韩伯传》
- 8 乡曲之誉
- 乡曲:乡里。同乡的称誉出处: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仆少负不羁之行,长无乡曲之誉。”语法:乡曲之誉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示例:《晋书·诸葛长民传》:“有文武干用,然不持行检,无乡曲之誉。”
- 9 不正之风
-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。出处:晋 葛洪《抱朴子 辩问》:“移不正之风,易流遁之俗。”语法:不正之风作主语、宾语;指社会风气。示例:邓小平《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》:“自觉地遵守有关规定,坚决反对特殊化,纠正一切不正之风。”
- 10 弄璋之庆
- 弄璋:古人把璋给男孩玩,希望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。祝贺人家生男孩出处:明·赵弼《木绵庵记》:“喜公有弄璋之庆,万事足矣。”语法:弄璋之庆作宾语;指祝贺人家生男孩。
- 11 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
- 溥:通“普”,普遍,全。苍天之下都是天子的辖地。指大一统思想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北山》:“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”语法: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12 能说善道
- 道:说,讲。形容口齿伶俐,很会说话出处:黄药眠《自纪篇》:“他们都是能说善道的人。”语法:能说善道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人口才很好。
- 13 斗筲之辈
- 斗:容器,1斗=10升;筲:竹器,1筲=12升。形容人的气量狭小,见识短浅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76回:“囊瓦乃斗筲之辈,贪功侥幸,今史皇小挫,未有亏损,今夜必来掩袭大寨,不可不备。”语法:斗筲之辈作主语、宾语;指人的气量狭小。
- 14 云泥之差
- 见“云泥之别”。出处:郭沫若《石鼓文研究·古拓二种之比较》:“举与民国八年上海艺苑真赏社所印行安氏别本相比较,固大有云泥之差,而视‘天一阁本’亦远有上下床之别。”语法:云泥之差作宾语;用于比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