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物连类简介
比物连类的意思
解释:
比物:比喻;连:连缀;类:相同的事物。连缀相类的事物,进行排比归纳
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》:“然其连类比物,有足悲者,亦可谓抗直不挠。”
语法:
比物连类作谓语;指进行排比归纳。
示例:
每下笔,乃如文人才士就题,赋咏词源衮衮出于毫端,比物连类,激昂顿挫,无所不有。宋·赵佶《宣和画谱·山水三》
比物连类的近反义词
- 近义词
- 分门别类
英语翻译
- 英语:
compare something with those of the kind
比物连类相关词语
- 1 田连仟伯
- 田间小路接连不断。形容田地广阔。仟伯同“阡陌”。阡陌:农田地里的小道和灌溉渠道,纵者称“阡”,横者称“陌,形容田地方袤,接连不断。出处:《汉书•食货志》载董仲舒云:至秦则不然,用商鞅之法,改帝王之制,除井田,民得卖买,富者田连仟伯,贫者亡立锥之地。……或耕豪民之田,见税什五。(颜注曰:“言下户贫人,自无田而耕豪富家田,十分之中,以五输本田主也。”
- 2 万类不齐
- 万类:指一切东西。指世上一切事物并不整齐划一而是各有各的特殊情况。出处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七回:“不然,七十二猴,纵说万类不齐,那礼家记事者,何以就敢毅然断为雀入大水为蛤哉。”
- 3 绝类离群
- 绝:越过,越出;类:同类。形容超群出众。指与人群隔绝,脱离尘俗出处:宋·苏轼《表忠观碑》:“笃生异人,绝类离群,奋挺大呼,从者如云。”语法:绝类离群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示例:明·李贽《复焦弱侯书》:“闻山东李先生向往甚切,有绝类离群之意。”
- 4 价等连城
- 谓价值等于连成一片的许多城池。出处:《北史·彭城王勰传》:“今陛下赐刊一字,足以价等连城。”语法:价等连城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形容物品十分贵重。示例:他从地下挖掘出这价等连城的宝物
- 5 比类从事
- 比:比照。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。出处:《汉书·文帝纪》:“它不在令者中,皆以此令比类从事。”语法:比类从事作谓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6 绝群拔类
- 绝:越过,越出;类:同类。形容超群出众出处:明·方孝孺《畸亭记》:“杜子美、李太白,诗人之绝群拔类者也。”语法:绝群拔类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- 7 往蹇来连
- 谓往来皆难;进退皆难。出处:《周易·蹇》:“六四:往蹇来连。”语法:往蹇来连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示例: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声律》:“迂其际会,则往蹇来连,其为疾病,亦文家之吃也。”
- 8 比张比李
- 比喻多方面打比方出处:元·杨梓《豫让吞炭》第一折:“豫让,你不替我展江山、夺社稷,到来比张比李的说我!”语法:比张比李作谓语、定语;指打比方。
- 9 推己及物
- 同“推己及人”。出处:宋·程颢《二程遗书》第11卷:“以己及物,仁也,推己及物,恕也。”语法:推己及物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示例:清·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39回:“少师之言,正合儒者‘推己及物’之道。”
- 10 一无长物
- 一无:全无;长物:多余的东西。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。原指生活俭朴。现形容贫穷。出处:《晋书·王恭传》:“吾平生无长物。”语法:一无长物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贫困。示例:吾倒替筱亭做了一句“绿毛乌龟玛瑙泉”。倒是自己一无长物怎好?(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二十回)
- 11 轨物范世
- 指作事物的规范、世人的榜样出处: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序致》:“吾今所以复为此者,非敢轨物范世。”语法:轨物范世作宾语、定语;指标准与榜样。
- 12 连日连夜
- 指日夜不停出处: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7回:“如今竟成了痨病了,现在危急,专差一个人连日连夜赶来的。”语法:连日连夜作状语;指日夜不停。示例:李大个子的铁匠炉子连日连夜生着通红的烈火,他正忙着给人修犁杖,打锄头。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二部
- 13 连日继夜
- 谓日夜不停。出处:《后汉书·班固传下》:“及肃宗雅好文章,固愈得幸,数入读书禁中,或连日继夜。”语法:连日继夜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。
- 14 物极必反
- 极:尽头;反:转向反面。指事物发展到极端;必定会向相反方向转化。出处:宋 朱熹《近思录》引宋 程颐曰:“如《复卦》言七日来复,其间无不断续,阳已复生,物极必返,其理须如此。”语法:物极必反紧缩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含贬义。示例: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二部第12章:“物极必反。我父亲对待农民也太厉害了。”